坤宁 第204章 边城(1/3)

小说:坤宁 作者:时镜 更新时间:2021-11-26 11:06:01
  x,最快更新坤宁最新章节!

  第204章 边城

  “离开黄州, 一路往北?”早朝过后, 沈琅留了机要大臣下来议事, 可就这时候, 外头忽然来了急报, 他仔细听完后, 一张本就阴鹜的脸越见阴沉下来, 只道,“可查知了他将往何地?”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新义额头上都冒出冷汗来,哆哆嗦嗦回:“听下面人说, 看路线,似乎、似乎是往边关的方向去……”

  边关?!

  在场诸位朝中辅臣、六部要员,无不为之倒吸了一口凉气, 面面相觑。

  张遮本要奏报今年刑部秋决事宜, 闻得此言,更是眼皮一跳。那一张沉默寡言的脸上, 少见地由于惊诧而有了一丝松动。

  然而随即又平复。

  他甚至恍惚了一下, 目光垂落时, 瞧见自己官服袖袍上那细密爬上的云雷纹, 才想起,这一世与上一世是不同的。

  上一世, 她同乐阳长公主沈芷衣交恶, 也无力营救勇毅侯府于水火。而这一世, 长公主殿下在宫中待她不薄,勇毅侯府虽被抄家却保住了大半力量, 只流放黄州。她甚至成了谢居安真正的学生,麾下更有前世富能敌国的尤芳吟,若人在南方,势必还会遇到卫梁……

  那样多的人,命迹因她而改。

  那么今时今日,燕世子比上一世更早地有所异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这件事却大大出乎了沈琅的意料。

  他高坐在御座上,额头太阳穴的位置却有些突突地跳动,只觉一股气血往脑袋上冲,抬手慢慢压住了,才咬牙切齿地续问:“只他一个人擅离黄州?燕氏一族其他人呢?!”

  王新义跪到了地上:“发觉燕临离开黄州后,当地州府官员便立即搜索,可,可……”

  沈琅骤然一把拍在御案上,厉声道:“说!”

  这“砰”地一声响,案上笔墨皆在震动。

  王新义整个人立刻全伏了下去,额头贴着冰冷光滑的地面,声音里一片惶恐:“回圣上,不见了!燕氏一族不见了人,全都逃了!”

  “胡说八道!”

  沈琅的面容近乎扭曲,御案上所有东西几乎都被他一把扫落在地,奏折笔墨,一片狼藉。

  “燕氏一族上百口人,一个燕临跑了尚不足为奇,怎么可能一族上下都没了踪影?!他们哪里来的本事,逃过朕重重耳目,逃过州府重重关卡?!”

  这一下,是所有大臣都跪了下来,齐呼“圣上息怒”。

  毕竟这两年来,皇帝对政务越发疏懒,信奉长生之道,常服五石散,性情越来越喜怒不定。朝中官员动辄得咎,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了。

  众人即便舍得这一身官服、一顶乌纱帽,也得要顾虑一下自己肩膀上这颗脑袋。

  唯独张遮慢了那么半拍。

  年事已高的刑部尚书顾春芳,心底叹一声,先跪下来。转头一看自己得意门生还扣着那封事关今年秋决名册的奏折立着,便抬起手来扯了他一把。

  张遮扣着奏折的手指用力几分,便突出几分凝滞冷厉的线条。

  到底还是没拂顾春芳好意。

  只是屈膝前,一眼瞥见从御案上滚落到脚边的贡品松烟墨,似乎是嫌挡着地上,便轻轻一脚拂了开。

  顾春芳瞥见,不由看了他一眼。

  满朝文武都战战兢兢,唯有边上立着的一名和尚格格不入。

  生得面方耳阔,有些凶相。

  穿着一身大红僧衣,却偏做高僧之态,得闻燕氏一族遁逃消息,也不过微微皱了眉。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当朝国师,圆机和尚。

  这些天来,朝野上下就没什么好消息。

  内有天教作乱、搅得民不聊生不说,外有夷狄窥伺,原本绝密的乐阳长公主被困鞑靼王庭、向朝廷求助的消息,不知怎的竟走漏了风声,传得满城风雨,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朝廷要派兵营救。

  可朝廷里哪个不清楚?

  即便是要同鞑靼开战,也不会选在这时候。嫁出去的公主就是泼出去的水,在她去往鞑靼王庭的时候就已经等于死了,当皇帝的怎会为了一个死人贸然开战?

  坏就坏在消息走漏!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原本沈琅的打算是瞒着,等沈芷衣遭遇不测的消息传出,再举哀兵以为公主复仇的名义开战。可眼下倒好。若明知公主处境却不发兵,被百姓知道,势必失了民心!天教在内作乱,本就巴不得抹黑朝廷,一旦此事有所纰漏,必然会给对方制造可乘之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坤宁,坤宁最新章节,坤宁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