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9年7月1日,哈尔滨,晴。
“哈尔滨现在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你看,1685年建成的通讯大楼。”一辆敞篷马车驶过平直的青石板大道。马车上,两位蓄着漂亮的八字胡的军人正在闲聊。
通讯大楼是本土邮电部投资建设的,耗资三万余圆,砖木混合结构,里面集中了有线电报部门及邮政部门,前者人数少一些,后者多一些。现代化的邮政通讯事业,是东岸人每到一地都着力建设的。满蒙地区固然穷困,还经常打仗,但在1685年前就已经建起了小范围的有线电报业务,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下游的那批城镇,很是便利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到了后来,因为哈尔滨在北满处于核心中枢位置,沟通东西两面,十分关键,因此得到了本土的投资,兴建了有线电报系统,并且还为给蓄电池充电而额外建了一个小型发电机房,这对满蒙地区来说,当真是天上掉馅饼一般了。
邮递业务在满蒙的开展要更早一些,几乎从东岸人刚到来之时就开始发展了。当时外东北地区居民有一项徭役负担(至今仍然存在),就是承担在各个军事据点和大一点的城镇之间送信。夏秋季节骑马,冬天则是雪橇,总之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但却十分必要。当然也正是这些人艰苦的付出,才使得东岸人在外东北地区始终保持了通信畅通,各项命令上通下达,对维持地方秩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邮递,从来和军事、政治脱不开关系!
街道上有不少马车和行人经过,偶尔还会驶过一辆笨重的蒸汽车。这些车马力不大,但重量却不小,只能行走在极坚硬的路面上,比如眼前的石板路。不过即便是石板路,在走多了之后,怕是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所以说呢,这种蒸汽车的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除非其能够更换一种动力系统,把笨重的蒸汽机换成轻便一些的,比如使用液体燃料做工的发动机。
“这是哈尔滨街车公司的总部及停车场。”四轮马车呼啸地驶过又一座低矮的大楼,那是哈尔滨街车公司及哈尔滨农机公司合并办公的地方。
街车公司目前使用的仍然是马拉轨道车,给城区数万人民服务,但长期以来因为马粪、草料的问题搞得街面污染问题很严重,最近隐隐有声音要求更换蒸汽动力的街车。但满蒙地区太穷了,至今经济上做不到自给自足。因此,这么一个靠转移支付来填平财政窟窿的地方,想要更换蒸汽街车,又谈何容易呢?更何况,他们还有农机公司这么一个黑窟窿呢……
农机公司顾名思义,是生产农业机械的。但哈尔滨这边的状况,说生产真的是抬举他们了,说组装其实更准确。即哈尔滨农机公司每年靠东岸本土以及黑水管委会赞助的部分零配件组装农业机械,然后在哈尔滨周边的多个国营农场内使用。没办法,满蒙地广人稀,劳动力极端缺乏,不大量使用牲畜和农机,这粮食产量怕是起不来。
“那是哈尔滨啤酒厂的厂区,1690年筹办的,初始资金只有两千块……”
“那是由本土商人投资的秋林百货公司的大楼,主营批发零售,是孙春阳南货铺在哈尔滨最大的竞争对手……”
“那是哈尔滨造纸厂的厂房,旁边则是满洲制粉厂,本地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
随着旁边一人不断的介绍,坐在马车上的陆军中校高世光慢慢坐直了身子,看着一个个远去的建筑,用有些惊讶的语气说道:“我来之前就有人和我说,如今哈尔滨发展得很不错,现代化的设施不少。我之前还不信,以为这里就是一个纯粹的军堡呢,如今看来,倒是我刻板印象太浓了,一叶障目啊。”
高世光确实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整个满蒙开拓队因为地域辽阔,战事频繁,人烟稀少,自身造血能力极差,纯粹就是一个吃饭财政,不可能发展得多好。但走了这么一圈下来,发现还是眼见为实得好,哈尔滨确实发展得还可以,至少最近二十年来是如此没错。眼前这条街,工厂、大楼林立,现代化的气息非常浓厚,哪怕整个哈尔滨只有这么一条街拿得出手,那也非常不错了。满清治下的盛京城,除了人口可能比哈尔滨多之外,其他哪点比得上了?再给东岸人20-30年,哈尔滨怕是连人口都要超过盛京了,妥妥的关外第一大城。
“只可惜之前满蒙思想不统一,首府一度迁到了海参崴,并在那里砸下了很多钱,修了要塞、军港、商港、大楼、公寓,建了许多学校、图书馆,甚至就连铁路都修了一小段。”另外一名挂着上尉军衔的军官笑着说道:“现在满蒙的首府又迁到了哈尔滨,又开始了一连串的建设。唉,当初要是不那么折腾,集中精力建设一座城市,现在可能已经蔚为大观了吧?满蒙穷,经不起反复折腾啊。”
“哈尔滨现在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你看,1685年建成的通讯大楼。”一辆敞篷马车驶过平直的青石板大道。马车上,两位蓄着漂亮的八字胡的军人正在闲聊。
通讯大楼是本土邮电部投资建设的,耗资三万余圆,砖木混合结构,里面集中了有线电报部门及邮政部门,前者人数少一些,后者多一些。现代化的邮政通讯事业,是东岸人每到一地都着力建设的。满蒙地区固然穷困,还经常打仗,但在1685年前就已经建起了小范围的有线电报业务,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下游的那批城镇,很是便利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到了后来,因为哈尔滨在北满处于核心中枢位置,沟通东西两面,十分关键,因此得到了本土的投资,兴建了有线电报系统,并且还为给蓄电池充电而额外建了一个小型发电机房,这对满蒙地区来说,当真是天上掉馅饼一般了。
邮递业务在满蒙的开展要更早一些,几乎从东岸人刚到来之时就开始发展了。当时外东北地区居民有一项徭役负担(至今仍然存在),就是承担在各个军事据点和大一点的城镇之间送信。夏秋季节骑马,冬天则是雪橇,总之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但却十分必要。当然也正是这些人艰苦的付出,才使得东岸人在外东北地区始终保持了通信畅通,各项命令上通下达,对维持地方秩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邮递,从来和军事、政治脱不开关系!
街道上有不少马车和行人经过,偶尔还会驶过一辆笨重的蒸汽车。这些车马力不大,但重量却不小,只能行走在极坚硬的路面上,比如眼前的石板路。不过即便是石板路,在走多了之后,怕是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所以说呢,这种蒸汽车的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除非其能够更换一种动力系统,把笨重的蒸汽机换成轻便一些的,比如使用液体燃料做工的发动机。
“这是哈尔滨街车公司的总部及停车场。”四轮马车呼啸地驶过又一座低矮的大楼,那是哈尔滨街车公司及哈尔滨农机公司合并办公的地方。
街车公司目前使用的仍然是马拉轨道车,给城区数万人民服务,但长期以来因为马粪、草料的问题搞得街面污染问题很严重,最近隐隐有声音要求更换蒸汽动力的街车。但满蒙地区太穷了,至今经济上做不到自给自足。因此,这么一个靠转移支付来填平财政窟窿的地方,想要更换蒸汽街车,又谈何容易呢?更何况,他们还有农机公司这么一个黑窟窿呢……
农机公司顾名思义,是生产农业机械的。但哈尔滨这边的状况,说生产真的是抬举他们了,说组装其实更准确。即哈尔滨农机公司每年靠东岸本土以及黑水管委会赞助的部分零配件组装农业机械,然后在哈尔滨周边的多个国营农场内使用。没办法,满蒙地广人稀,劳动力极端缺乏,不大量使用牲畜和农机,这粮食产量怕是起不来。
“那是哈尔滨啤酒厂的厂区,1690年筹办的,初始资金只有两千块……”
“那是由本土商人投资的秋林百货公司的大楼,主营批发零售,是孙春阳南货铺在哈尔滨最大的竞争对手……”
“那是哈尔滨造纸厂的厂房,旁边则是满洲制粉厂,本地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
随着旁边一人不断的介绍,坐在马车上的陆军中校高世光慢慢坐直了身子,看着一个个远去的建筑,用有些惊讶的语气说道:“我来之前就有人和我说,如今哈尔滨发展得很不错,现代化的设施不少。我之前还不信,以为这里就是一个纯粹的军堡呢,如今看来,倒是我刻板印象太浓了,一叶障目啊。”
高世光确实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整个满蒙开拓队因为地域辽阔,战事频繁,人烟稀少,自身造血能力极差,纯粹就是一个吃饭财政,不可能发展得多好。但走了这么一圈下来,发现还是眼见为实得好,哈尔滨确实发展得还可以,至少最近二十年来是如此没错。眼前这条街,工厂、大楼林立,现代化的气息非常浓厚,哪怕整个哈尔滨只有这么一条街拿得出手,那也非常不错了。满清治下的盛京城,除了人口可能比哈尔滨多之外,其他哪点比得上了?再给东岸人20-30年,哈尔滨怕是连人口都要超过盛京了,妥妥的关外第一大城。
“只可惜之前满蒙思想不统一,首府一度迁到了海参崴,并在那里砸下了很多钱,修了要塞、军港、商港、大楼、公寓,建了许多学校、图书馆,甚至就连铁路都修了一小段。”另外一名挂着上尉军衔的军官笑着说道:“现在满蒙的首府又迁到了哈尔滨,又开始了一连串的建设。唉,当初要是不那么折腾,集中精力建设一座城市,现在可能已经蔚为大观了吧?满蒙穷,经不起反复折腾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