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次大陆上并不太平,战争不能说频繁,但也绝对不能算少,因此对武器、军资的需求量不少。东岸人生产的燧发枪质量好、寿命长、精度高,价格还便宜,最重要的是能稳定供货,非常受印度人的欢迎,销量很大。当然也有许多军资间接流入到了附近的摩尔人国家手中,毕竟这些群体比印度教的人还要能折腾,三天两头打仗很寻常,故生意非常红火。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多年前新华夏岛方面向本土的抗议,现在通过该岛转口贸易卖往他处的商品所属的贸易公司,必须是在新华夏岛注册的。像以往那种在本土某个港口注册(这意味着税收、利润也将落在本土),然后将办公地址和营业地址都设在新华夏岛进行转口贸易的行为,已经被严厉禁止了,说起来就是为了抚平新华夏岛方面的不满情绪,不让人觉得剥削太过严重罢了。

  这些主要注册在新华县的贸易企业,在将从本土买来的诸多特产商品卖到印度去之后,又基本都把钱花光了,采买了大量新华夏本岛、南非及南美本土所需的各类商品,获利颇丰。毋庸讳言,在如今消费能力越来越大的华夏东岸共和国本土,民众们对于来自印度的商品的抵抗力一样很差,每次印度特产展销会上的货物都会被抢购一空,让批发商们笑得合不拢嘴,政府从中收税自然也是收到手软。

  这样火爆的贸易形势,自然把很多人的兴趣都给勾了起来,故增加往第乌岛商站的投资这种事情,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自然都是一片赞同之声了。印度,现在已经成了新华夏岛很多商人口中的宠儿。

  海军方面自然很乐意看到印度贸易成为新华夏岛经济的又一高速增长点。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母港就在新华夏岛上,自然希望这里的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定富足;另一方面呢,这印度洋各处的贸易越繁荣、越火爆,他们第二舰队的重要也就日益凸显了不是?毕竟,没有了第二舰队的战舰给他们保驾护航,这生意如何做得起来?因此,于情于理,未来也是要加强对第二舰队的投资的,且这事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本土执委会级联合参谋本部的批准,新一轮的海军增资建设计划中有第二舰队的一份。

  艾希托上尉等人目前所在的第乌岛商站严格来说也是海军第二舰队的资产。当然马上就要军政分离,商站本身归专业人员打理,附属要塞、灯塔、炮台和港口,则交由海军方面管理,也就是艾希托上尉全权负责了。

  这个年纪已经不小的意大利裔早期移民,如今最主要的任务,除了之前所说的修缮堡垒之外,还有的便是以目前手头掌握着的不到百名来自新华夏岛的骨干老兵、士官,组建起一支规模在一千人上下的武装部队出来。

  这支部队的存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东岸人不可能一直靠葡萄牙人来保护,而且他们在第乌岛上的武装力量也十分可怜,只有区区三百来人的样子,且职业士兵还不到三分之一,战斗力可想而知。这些人,多半是当年杨亮带人突袭第乌岛时,白刃突击下侥幸活命的幸运儿,早就被吓破了胆,现在是过一天算一天,整个岛屿的安全交给他们,确实让人不太放心,故必须要有自己直接掌握的可靠的武装部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