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十五章 混乱与秩序(一)(1/2)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裴钦将擦拭完军刀的鲜红手帕扔在了地上,然后看着被麾下士兵们俘虏的一群克兰迪人,心中满是烦躁。

  如今主力部队已经从科尔多瓦返回,撤到了圣菲一带休整,顺便等待本土挤出来的船只过来将战利品通通运回。科尔多瓦是573年就建立的城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是沟通拉普拉塔与秘鲁、智利之间的交通要道。在与东岸人全面开战之前,西班牙人甚至还在通过科尔多瓦向圣菲转运银条,然后用船运回国内,以避开加勒比海上众多盯着西班牙宝船队的贪婪海盗们。

  除了商业繁荣外,圣菲还出产优质小麦、水果以及牛皮,物产之丰冠绝整个图库曼省,甚至还超越了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历史最悠久的殖民点圣地亚哥?德尔?艾斯特罗城。如此殷富的城池,在被六千余虎狼般的东岸士兵攻破后,历年积蓄的财富顿时一扫而空,再也不复以往远近闻名的繁华。

  虽然东岸与西班牙之间签署的和平协议中,曾经明确指出东岸政府应当如数发还战争中非法获取的西班牙平民或商人的财物。但双方都知道,这一条根本没有认真执行起来的可能,你见过谁会把已经吞下肚子的肥肉再吐出来的?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这条协议其实只是个障眼法,其真正的含义是东岸人以发还战争中掠取的物资为名义,向西班牙王国政府输出大量武器和军资,以作为获取乌拉圭河以东地区领土的补偿。因此,西班牙人注定是别想从东岸这群丘八的手里要回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了。

  再说了。如今克兰迪人在拉普拉塔的大部分地区都掀起了规模浩大的起义,大批白人定居者被驱逐或杀戮。如今这些逃窜到图库曼、库约两省的西班牙农场主、牧场主以及普通农夫,若想再回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上,那么首先就必须剿灭这股声势浩大的克兰迪起义军。而在西班牙陆军力量已被严重削弱的今天,这件事情不借助东岸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办到的。这其实也是西班牙王国政府不惜让出南巴塔哥尼亚地区众多利权的原因所在。与富饶的拉普拉塔相比,南巴塔哥尼亚那种苦寒之地又算得了什么!不过这样一来,有求于东岸的西班牙人显然也就无法张口索回自己的财物了。

  不过说到剿灭克兰迪起义军一事,东岸人确实也没有磨洋工,他们在西班牙人的催促下,以坚决而有力的军事行动肃清了活跃在科尔多瓦附近的几支克兰迪义军。然后接引部分从胡胡伊南下的西班牙陆军,一同向克兰迪人碾压而去。

  而在中部地区,留守的裴钦也接到了上级交代的剿灭克兰迪义军的指令。他在设宴捕杀了数十名克兰迪起义首领后,又派遣麾下士兵迅速击溃、俘虏了数千名克兰迪起义士兵。这些人在签署了保证协议后,全部被东岸人用船运往了南非、新华夏和澳洲殖民地。作为当地拓荒的先锋队。

  做完这些后,最近一段时间,裴钦发现上级的命令口风有所改变,因此他便果断减少了部队的出击频率,同时对克兰迪人尽量以驱赶为主,取代以前斩尽杀绝的策略。而恰好克兰迪人此时也被整条战线上八千余东岸官兵的霹雳手段吓破了胆,一些中小型起义军组织在残酷的杀戮面前终于能够听得进去东岸人的“劝诫”了,他们带着队伍和部分牛羊。在东岸骑兵的指引下兵分三路:

  一路南下前往布兰卡港外围地带,那里偏僻荒凉,平日里几乎看不到西班牙人的身影。用来安置一些起义军及其家眷还不成问题,同时这些人或许还能为东岸政府提供一些急缺的劳动力;第二路向东越过巴拉那河,躲进乌拉圭河西岸沼泽、森林密布的地带,这里地形复杂,西班牙人很难剿灭他们,便于其发展壮大。

  以上这两路都有一个共同的好处。那就是背靠东岸人的支持,便于他们长期坚持下去。而除了这两路以外。第三路就是举族前往目前尚控制在东岸执委会近卫学兵团手里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他们将在那里等待东岸前往东方的船只。移居到东岸殖民地去重新开始。

  随着东岸军队清剿行动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西班牙火枪手被从智利、秘鲁调来拉普拉塔,克兰迪起义军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人数也从顶峰时期的二十余万人(历史上7世纪五十年代爆发的克兰迪起义最多时卷入了约五十万人,后基本被西班牙人调集兵力杀戮殆尽)下降到了现在的不足十万人。而且在强硬分子纷纷被杀以后,残存的克兰迪起义军基本都已经是惊弓之鸟,这个时候他们发热的头脑逐渐冷静下来,态度也开始软化,越来越多的人打算听从他们以前的幕后支持者东岸人的指示,兵分三路前往各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