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五十章 西印度洋(十六)(2/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因此,现在西海岸和北部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除了大庆盆地内陆还有一些种植小麦或高粱的旱作农业之外,真的没几个人种粮食,这无疑导致了新华夏岛主粮的极大短缺,不得不从隔海相望的葡萄牙人那里进口,这变相促进了赞比西河流域殖民庄园的发展,使得其以一种远超历史的速度在前进着。

  但东岸领导层会容忍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来自后世现代中国前几任开拓队高层,脑海中关于掌握粮食安全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从好多年前开始就试图扭转这种情况,只不过因为新华夏岛贸易大发展,使得他们的这种努力效果大打折扣罢了。但不管怎样,努力了这么多年,在新华夏岛上开辟一块新的粮食种植区域的努力终于出了成果,那便是流沙湖畔的上党县粮食种植基地了。

  目前,开拓队政府也给本土农业部写报告,为上党县的水稻种植和渔业生产基地争取到了相当数量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援助——话说新华夏岛本就是农业系官员的大本营,从农业部里要补贴自然非常简单了——这位该县下一阶段的工作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党县的代理县长是一个上月刚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来头不小,是农业系大佬史钦杰的孙子,同时也是第一任农业部部长、门徒遍天下的金科拉的孙女婿,名叫史丹利,首都青年干部学校毕业。之前曾在首都郊区商品化很深入的农村干过,然后又到了农业部里历练,最后在来新华夏岛之前,他在巴西热带地区担任一个农业乡乡长很长时间,这次到海外殖民地任县长,谈不上高升不高升的,姑且就算是一个历练吧。

  史丹利清楚地知道自己来上党县的任务是什么,那就是尽全力将流沙湖畔的这个粮食生产基地给整饬出来。如果在不长的时间内见了成效的话,那么一切好说,他史某人也将会以此为进身之阶,继续往上爬。而如果拖延了好久还没有见到成效,并且民众还因为战争或疾病而大量死亡的话,那么他的履历上怕是就要被写上不光彩的一笔了,那样即便他背景再深厚,日后也不太好说话。毕竟如今的东岸,一切还是按照成绩来说话的,关系是有作用,但也只是在两个人的硬指标成绩差不多时能有所发挥,仅此而已。

  因此,史丹利甫一抵达,就立刻召开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开会,全面统一了思想,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制定得非常详细,基本上将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分解到了个人,使得其无法推诿或拖延。

  当然底下也不是没有反对声音,但对这些人,史丹利一概不管,只强调一句新华港方面在看着,全岛二十七万余军民载看着,大家没有理由松懈。这个理由是如此无懈可击,以至于大伙只能苦着脸回去,拼了老命在蚊虫肆虐的泥地里打滚了。

  而考虑到上党县深处内陆,位于中央高原与东部海岸之间的过渡地带,交通运输并不是很方便,因此新华夏岛方面在数年前就开始了塔东铁路的建设计划,并在1682年正式付诸实施。

  塔东铁路沟通上党县与东部重要海港塔城县,肩负着将流沙湖一带未来会大量出产的稻谷、牧草、咸鱼干这三种物资的运输重任,作用非常关键。同时,作为新华夏岛重要的海港之一,塔城港也会将外界的工业品、日用品运进内陆高原,供当地百姓生产生活使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塔东铁路还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麦利那人虽然现在被东岸人暂时打退了,但那只是他们的一股势力。中央高原上的各土人王国如今正处在激烈的兼并战争晚期,曾与东岸人交手过的那个王国已经被敌国攻灭,原本四分五裂的中央高原渐渐趋向统一。未来这个统一后的王国,对华夏东岸共和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在流沙湖畔的东岸拓荒者又会怎么对待,这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东岸人需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当然不是现在,但未来一定是避免不了的,因为东岸人本身对气候更为凉爽宜人的中央高原也是垂涎不已,必欲夺之而后快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