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五十四章 中央谷地(七)(3/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东岸人的这套系统,自然与法国人的大不一样,主要区别体现在设计、体型、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方面。设计自不用说了,有着大量理论知识支撑的东岸人,与欧洲传统的水力设备的设计差别很大,体型更小,效率更高。而在性能指标方面,自然也大大领先,首先是可靠性高,不像法国人的那个故障率高,动不动停摆,这主要取决于设计及零部件加工精度上的领先;其次使用寿命也超过人家很多,这当然还是得益于设计及零部件材质的领先,不是法国人那种硬木、铸铁混合的设备可比的。

  所以,别看两家的水力设备功率相差不大,但实际使用起来差别可大着了。时间跨度长一点的话,法国人的这套系统能用到东岸人一半的功率就很不错了,虽然这在欧洲也已经是很亮眼的水力设备了,但要知道这是属于国王的财产,一般人可没财力建造这样宏伟的设备。

  欧洲人现在能有的,也就是仿制的各类东岸早期蒸汽机罢了。至于后期的比较先进的,即便他们利用各种渠道拼凑出了实物,但也无法复制,或者复制起来成本极高,可靠性也很低,完全没有使用价值。

  就这种还是在英国、联合省和北德意志这些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呢,在一些堪称落后国家的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各邦国,使用的蒸汽机——其中有些很难说是不是蒸汽机——还是非常原始的。这既是由于机械加工和材料科学方面的欠缺,理论方面的落后也是很明显的。比如,欧洲人在将近三十年前才对气压这种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遑论对其深入研究了,且这还是在东岸文明知识向海外传播的情况下才达到的,后世对蒸汽机做出重大改进的萨弗里、纽开门此时还是个毛头小子,欧洲的理论进步与其自己研究,还不如想办法从东岸人那里获取更加靠谱。

  当然这也不是说欧洲人就没法进步了,事实上英荷德地区的蒸汽机研究者们如果沿着现在路子发展下去,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早晚会慢慢发展起来,并不断改进蒸汽机,使其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这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呢?

  要知道,东岸人可也没有停下来等你。随着基础工业的进步,东岸人已经能够设计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效率更高、功率更大的蒸汽机,不断推陈出新,将其应用到船舶、火车、工厂、矿山和农田之中。而且一些比较成熟的蒸汽机型号可靠性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一升再升,全蒸汽动力船只的研发呼声再度高涨,三大国营造船公司已经重新从故纸堆里翻出了当年的全蒸汽动力船只的相关资料,并设立了课题组,开始做一些前期准备事项,就等中央交通部下达相关指示了。

  另外,东岸人发展了数十年的电学产业,如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自然科学研究院电学所与第二重型机械厂在南锥雪峰湖畔深耕多年,制作了大量的电学仪器、仪表,培养了不少的相关人才,这些无疑已经极大夯实了这门科学的基础。比如潘氏父子搞的电解饱和食盐水产业,如今就已经有那么点意思了,现在他们想的,是打算在黄羊河这么一条落差较大、流速很急的河流上,觅址兴建一座小型电站,一边建造一边印证之前所研究的各种理论知识,为日后大规模的发展打好基础。

  所以,以后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当欧洲人花费了无数代价,在蒸汽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投入巨额资金完全铺开的时候(这意味着短期内调头转向成本会很高),东岸国内已经渐渐完成电学方面的相关准备,然后一举推出诸如电动机之类的电力设备,再度与其拉开差距。而且这一次,不像蒸汽机那般原理简单、通俗易懂且有一定基础,之前全无涉猎、一片茫然的欧洲诸国,想要追上来可能就比较困难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