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第0400章 熹平元年(3/3)

小说:捡到一本三国志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2-01-31 22:22:05
  

  王符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比之孝康皇帝差矣。”

  小胖子面色一愣,皱了皱眉头,说道:“怎敢比之父。”

  “不过,陛下也不必灰心,待个二十年,或有孝康皇帝十之二三,臣还要督促张俭张郃,便不久留!”王符起身拜道,天子哪里还有心情留他,他离开了厚德殿之后,天子已经没有了原先的欣喜,心里有些恼怒,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平稳了下来。

  “莫要急躁,这厮连阿父都敢骂,忍一忍,忍一忍....”

  当庙堂里的事情传到天下的时候,王符原先就极为糟糕的名声,在此刻彻底达到了谷底,人人痛恨,雒阳之内,处处都能听到对于王符的谩骂,对于这些,绣衣使者也没有办法,他们腹议天子,倒是能够进行抓捕,可是他们的目标都是王符,绣衣使者也不能制止。

  太学生当日便出现了大规模的活动,包括集议,堵王符府门之类,这些行为,蔡邕再三阻止,也不能彻底的拦住,只能由绣衣使者出动,帮助王符解围,王符得罪了如此多人,却也没有半点的在意,继续忙碌着朝中政事,只是,增加了自己的随从护卫人数。

  天子又给了他三十多精锐宿卫,跟随保护。

  年末,群臣商议年号,定为熹平。

  熹者,热也,炽也,亮也。

  平者,为平安,为炎光盛世平安之意。

  新年,为熹平元年,建宁不再。

  熹平元年,依旧是一番盛世的景象,就连北方五州,也没有再遭受到寒冬袭击,在这样平稳的政策下,大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之景,而不少大臣吹嘘这盛世年华,言之,当今天子之功盖世,孝康所不能比也!也的确,在熹平元年,大汉的国力已经超过了建宁最为强盛的时期。

  内外皆安,百姓富裕,国库充足,天子也有了一段闲暇时刻。

  而那些风波也渐渐平稳了下来,天下人依旧谩骂王符,只是堵在王符府邸门口的士子们也渐渐没有那么多了,王符依旧安然完好,百官恶毒的诅咒也没有伤到他分毫,百官之中,唯独没有消停下来的,便是大汉太尉张温了,他一心想要消灭高句丽,这些日子里,四处寻找盟友。

  可惜,除了董卓,吕布这些人支持他,再没有人愿意支持他对高句丽的讨伐。

  熹平元年的初次朝议上,张温便再也忍不住,直接上奏天子,要求征伐高句丽。

  “高句丽者,强兵数万,悍将百余,国君有才而无德,若是如此放置,只怕日后便为我大汉之劲敌!”张温吹嘘起高句丽来,在他的口中,高句丽简直就是昔日之匈奴鲜卑,对大汉有着巨大的威胁,也不知高句丽人得知,是喜还是怒,总之,张温说这些话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百官依旧是对此反对,如今国泰民安,又何必去讨伐甚么高句丽呢?

  面对群臣的反对,张温并没有表现出沮丧,反而是诡异的笑了笑,看来他早有准备,看到张温今日如此异常的表现,除却天子外,其余人都是有些疑惑,张温事前曾与天子交代过,故而天子心里是明白,他要做甚么。

  唉,我本是不想动用此人的,奈何啊,你们屡次反对,这都是你们自找的,休要怪我无情啦!

  张温拱手,拜道:“臣请一人,叙之高句丽之利害!”

  “何人也?”天子佯装不知,疑惑的问道。

  一人从百官末席走了出来,相貌与汉人略有不同,蓄着浓须,拱了拱手,看着周围的臣子们,说道:“臣议郎刘东濊,拜见诸君!”

  看到此人,王符,蔡邕这些大臣都是面色大变,险些便要逃离。

  “君请言!”

  东濊君抹着眼泪,不急不慢的开始说了起来。

  “诸君不知啊,我原是东濊之君,高句丽之近邻,那高句丽端为畜生,劫掠东濊,猎杀子民,哦,对了,我们东濊,出产盐铁,还出产鱼虾,我们那里有一种鱼,竟长着龙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捡到一本三国志,捡到一本三国志最新章节,捡到一本三国志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