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李玄都谈不上慌乱,他历经磨难,意志坚韧远胜常人,立刻收敛心神,按照“太平青领经”中的法门存神内视,发现这六道异种气机看似各自为战,实则是遥相呼应,同进共退,而且此消彼长,若是李玄都以气机镇压其中一劫,其余五劫就会随之壮大。李玄都曾经听说过“逍遥六虚劫”的大名,知道其根底出自南华道君的《逍遥游》。其中曾言:“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刚好对应了六劫。
李玄都突发奇想:“此法不能以蛮力镇压,而要御六气之辩,前提则是乘天地之正。什么是天地之正?天地之正,是为天道至理。太上道祖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有余弥补不足,便可达到均衡,也就是阴阳平衡和混元太极的道理。”
李玄都立时想到了自己的五大玄功,其中“玄微真术”既是“太平青领经”的一部分,也是假丹的一部分,那么其他四门玄功能否也归纳到“太平青领经”之中?再加上“长生石”的磅礴元气,刚好对应六气之数,然后由“太平青领经”取代李玄都自创的假丹之法,彻底合二为一。
想到这儿,李玄都豁然开朗,以强补弱,以实盈虚,以有余补不足,是为太上道祖所言的天道,此时此刻,有余的是“长生石”的元气,而不足的是另外五门玄功,他要做的便是以其他功法将“长生石”的元气转化为相应气机,最终再全部归入“太平青领经”之中。如此,李玄都不仅玄功可成,而且还能化解体内的六股异种气机。
当此生死关头,李玄都无路可走,只能按照自己的设想依次运转五大玄功,其中“太上丹经”对应六气之“阳”,至阳只刚;“玄阴真经”对应六气之“阴”,至阴至柔;“玄微真术”对应六气之“风”,巽风为阴木,东方木属;“漏尽通”对应六气之“雨”,雨化万物,生生不息;“大宝瓶印”对应六气之“明”,无量光,无量寿;剩下的“长生石”对应六气之“晦”,混杂无数,晦暗难明。
李玄都运转玄功,六股肆虐的气机逐渐安静,李玄都周身苦痛渐消,六道气机归于一处,化作一道纯粹气机,精纯无比,如果说以前李玄都假丹之法是乌合之众,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一盘散沙,只能以数量取胜,那么现在这道精纯气机已经逐渐有了精兵的雏形,虽然还比不上百战之军,但也不容小觑。
李玄都明白,这就是“太平青领经”的气机,“太平青领经”毕竟是玄门正道之法,直指金丹大道,而他也终于迈出了由假变真的一步,整个过程就是存真去伪,待到有形的假丹变为不可见的金丹,散于无形,那时候的李玄都就是真正的长生地仙。
这一刻,李玄都终于想明白了天人造化境的关键所在,只觉得自己眼前是一片坦途。同时他又生出一个大胆想法,既然他已经参透“御六气之辩”的奥秘,何不反客为主,将自己体内的六股异种气机化为己用,如此一来,李玄都还能一窥“逍遥六虚劫”的玄妙。
就在此时,澹台云将手掌从李玄都的头上缓缓移开。
经历了不知多少层的博弈,澹台云最终还是决定不杀李玄都。
她自语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徐无鬼,你早晚要因今日的决定而败亡。”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