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则是淝水之战。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符坚征集87万大军,南征东晋,以图统一,双方在淝水展开决定性的对决。
结果是在淝水,多民族组成的前秦大军几乎是不战自溃,八万晋军乘势追击,大败前秦,符坚狼狈的逃回北方,前秦帝国崩溃离散。
至于老曹同学的赤壁之战,抱歉,连前十名都进不了……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曹操的军队连三十万都没有,大概差不多十五万左右,最多二十几万。而夷陵之战,刘备带领兵卒数量大概是十万,顶天十五万人,号称七十万,最终被陆逊统御五万左右的兵力打败。
现在西域联军,前前后后加起来三四万人,号称三十万。
多么?跟当下张辽等汉人的兵力比较起来,确实是比较多。人多当然有人多的好处,比如轻易死个几百几千的,都几乎不算什么事情,塔克萨眼皮都不会多眨巴一下。
就像是之前军寨进攻失利,塔克萨根本不在乎死了多少人,甚至觉得死了人刚好可以减轻一些负担……
反正都是老弱,死了也就死了。
同时,人多,也更加的有宽容度,比如挖坑什么的,塔克萨就不用担心会浪费自己直属兵马宝贵的气力了。
有事情了,那谁谁,去做一下,又有什么事情,这一些,去干一下,只不过到了后面,往往谁也不知道去的到底是谁,又是做了些什么……
管理是门精妙的艺术,不是谁都可以玩得转的。
从华夏历史上的百万战役当中可以知道,并不是兵卒越多越好。长平之战为什么可以胜利,并不是因为秦朝这一方人多,而是因为秦朝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兵卒指挥系统,金字塔的指挥结构很稳固,并且也很方便,作为统帅可以直接调派到底层级别。
其余几场大规模的战役,统帅的管理能力不到位,兵卒的训练不合格,汇合到了一起,就是一场灾难。淝水之战的时候,东晋八万人只是将前秦的前锋军打败了,然后有人嗷了一嗓子,说是『战败了,大家都逃啊』,然后就哄的一下,都逃了。
塔克萨以为他对于西域联军控制得很好,但是实际上他顶多只是认识西域邦国的各个统帅将领,再往下一层他就直接抓瞎,根本一点都不认识,也指挥不动。
因此他只能依靠传令兵往来奔跑……
这个弊端在不是那么激烈的战斗当中,并不会暴露得太明显,因为留给塔克萨和西域邦国的各个将领之间的时间很充裕,他们可以在每天晚上集中起来,开一下会,然后分派一下任务,第二天各部分就按照开会所分配的任务流程各自去做。
在攻打军寨的时候,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有一些表现出来了。当时在进攻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塔克萨明显都是无法进行快速协调和变化,只能是眼睁睁的干看着,等到第二天再改进,再变化,以至于攻打军寨的过程当中并不能持续给于军寨强大的压力,明明西域联军人更多,但是就无法淋漓尽致的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而现在么……
在张辽奔袭而来的时候,这个问题在一瞬间被放大了。
塔克萨派遣出了传令兵,西域邦国的将领也派遣出了他们的传令兵,这些传令兵并非像是战略游戏当中那样瞬间可以抵达,他们要在茫茫的人群当中寻找自己传令的目标,要在各个部分之中询问他们寻找的人究竟是位于哪里,更为麻烦的是这些他们要寻找的人并非是固定不动的……
张辽没有给西域联军商议的时间,直接发动了进攻!
旋即西域邦国的统领将校就纷纷呼喝着,派遣出了传令兵去找塔克萨,而其下的千骑长也派出了传令兵,找他们的上级询问要怎么办,然后他们同时也碰到了百骑长的传令兵,在询问他们怎么办。
一时之间,战场上几乎所有的传令兵都在奔走,然后都在大喊,都在茫茫多的旗帜当中辨认属于自己要找的部队。
这就像是在后世的大广场,或是大商场里面要找个人,即便是有电话,约定好了在某个地方,然后就是见不到人,两人拿着电话大喊,最后要逼着使出绝招——
『你就站在哪里!别动!』
广场商厦里面可以让人站着别动,甚至不得不添加了带编号的『汇合点』,而战场上可以么?就算是有这样的汇合点,西域联军能做得到么?
见到汉人军骑,乌泱泱一片铁墙也似的压上来的时候,也坚守岗位,站着别动?
因此即便是塔克萨明确意识到张辽前来是为了支援或是营救军寨的,但是也无济于事,他手下的这些西域邦国的统领只是名义上的手下,平常还能慢慢的挪动,安排调度,而现在情况突发的时候,塔克萨就根本指挥不动了。
塔克萨的计划,是让这些西域联军一同去拦截张辽通往军寨的道路,然后让张辽陷入西域联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用陷阱拦截住张辽的冲击,最终用绝对的人力堆死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