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天空似乎依旧晴朗,蓝天依旧还是那个蓝天,云朵也似乎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懒洋洋的爱动不动,但是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
斐潜看着阮瑀摇摇晃晃走了出来,整个人从最开始的光彩自信进了大狱,然后现在萎靡不振仿佛在大狱之中被满身大汉了一次又一次,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不由得微微笑了笑。
阮瑀到了近前,似乎脚步都有些不稳,摇晃了一下才站定了,目光散乱且茫然,没有什么焦点,一身锦袍上下都是被人吐的污浊,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味。
斐潜招招手,让人替阮瑀换一件外袍,然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再次带着阮瑀离开了大狱,前往受灾的市坊。
市坊之中,被焚毁的焦黑房柱直立向天,仿佛是在向着苍天无声的控诉着什么。收拾整理残骸的普通民众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默默的在废墟之中扒拉着,偶尔传来一些压抑着的抽泣之声。
斐潜回头,对着阮瑀说道:『阮兄且再去走一圈。』
阮瑀有些木然的下了马,然后在护卫的陪同之下,缓缓向前。
周边民众既没有需要专人前来阻拦,也不需要兵卒看押着场面,相反,不管是坊丁还是兵卒,都在和民众一起整理那些残骸,将还算是可以恢复,或是还能正常使用的物件,一件件的从废墟当中整理出来。
烧的半黑的砖,被砸瘪了的釜,慢慢的在街道一旁垒起来。没有人对着缓缓行来的阮瑀多加瞩目,也没有人冲到阮瑀面前要阮瑀做这个,亦或是要那个,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什么话都没有。
阮瑀默默的走了一圈,然后默默的又重新回到了斐潜面前。
『阮兄,何为民意?民意为何?』斐潜缓缓的问道。
阮瑀下意识的张开嘴,似乎想要回答,但是似乎被什么东西卡在了嘴边一样,啊了一声却吐不出什么字来。
斐潜微微叹了一口气。
从某个角度来说,阮瑀应该算是一个公众知名人物,简称公知,而这个阮瑀,却并非是为这些普通百姓代言,而是面向着那些大狱里面的,各怀鬼胎的家伙说话。
当然,或许在阮瑀原本的观念之中,所谓的『民意』便是那些人的民意,而不是眼前的这一些忙碌无言犹如蚂蚁一般的黎民百姓。
『《诗》者,无其名也,然有其重!』斐潜看着前方的那些民众,缓缓的说道,『师傅授汝《诗》,非因阮兄文采也,乃知阮兄无意于仕,便以《诗》励,欲汝效而仿之,采民间风、雅、颂,表其赞,宣其恶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斐潜转过头,看着阮瑀,『敢问阮兄,无邪否?』
当然,蔡邕当年传授《诗经》给阮瑀的时候,未必是和斐潜所说的意图一样,是为了让阮瑀能像周朝的采诗官一样采集民风,但是并不妨碍斐潜这么推测,这样的论断。
阮瑀既然身具名望,当属公知,而公知的一个很重要的责任,确实是需要替民畅言,但是这个其中的『民』,又是什么『民』?这个『畅』,又是否变成了『娼』?
『无邪……无邪……』阮瑀喃喃的重复着,然后摇晃着身躯,仿佛是内心当中有什么东西垮塌了一般,连带着站都站不稳,颓然跪倒在地面之上,鼻涕眼泪滚滚而下,『恩师……恩师啊……』
平常就有话语权的那些士族子弟,还需要特别的什么人代言么?还觉得那些家伙说话不够大声么?还需要特别的组织什么会场,要给这些人什么说话的权利,展示出特别的倾听来表示自己真的是倾听了『民意』?
听的是什么?说到底,还不是去巴巴的赶着听那些银钱碰撞的声音!
而像是眼前的这些民众,说了一些么?
有人真的会去听么?
这些普通的黎明百姓,一没有述说的地方,二没有表述清晰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不说了,沉默着,就像是一只只蝼蚁。而那些蹦蹦跳跳,似乎每一天都要蹦一蹦的,多半也是别有用心之辈。
真正的民意,是需要被代言的,因为普通的黎明百姓,真的不懂得要怎样说,或者怎么说才算是符合规矩,适应流程,但是这些『代言者』,或者说『公知』,往往屁股又常常长歪了,于是乎,《诗经》便在秦朝开始大规模的禁止,即便是再汉代重新拿出来,也没有人愿意继续《诗经》的伟大……
斐潜看着嚎啕大哭的阮瑀,并没有去劝慰。
从某个角度来说,斐潜并不喜欢像是阮瑀这样的公知,甚至像是祢衡那样的大口径散弹枪人物。
不过,祢衡确实是喷子界的良心,后世的人在网络上喷,都是小儿科,人家祢衡实名喷人,脱光衣服,刀架脖子上,照喷不误,就问后世有几个杠精喷子能做到?
为了贯彻喷的艺术,学富五车,才智技能都是为了喷而服务的,而且还喷得有始有终,再看看后世许多杠精喷子,只敢在网络上喷一喷,过个嘴瘾,现实里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实际生活依旧是怂得要死,简直就是毫无节操,哪能担得起『杠精』这么伟大的名号?
天空似乎依旧晴朗,蓝天依旧还是那个蓝天,云朵也似乎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懒洋洋的爱动不动,但是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
斐潜看着阮瑀摇摇晃晃走了出来,整个人从最开始的光彩自信进了大狱,然后现在萎靡不振仿佛在大狱之中被满身大汉了一次又一次,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不由得微微笑了笑。
阮瑀到了近前,似乎脚步都有些不稳,摇晃了一下才站定了,目光散乱且茫然,没有什么焦点,一身锦袍上下都是被人吐的污浊,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味。
斐潜招招手,让人替阮瑀换一件外袍,然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再次带着阮瑀离开了大狱,前往受灾的市坊。
市坊之中,被焚毁的焦黑房柱直立向天,仿佛是在向着苍天无声的控诉着什么。收拾整理残骸的普通民众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默默的在废墟之中扒拉着,偶尔传来一些压抑着的抽泣之声。
斐潜回头,对着阮瑀说道:『阮兄且再去走一圈。』
阮瑀有些木然的下了马,然后在护卫的陪同之下,缓缓向前。
周边民众既没有需要专人前来阻拦,也不需要兵卒看押着场面,相反,不管是坊丁还是兵卒,都在和民众一起整理那些残骸,将还算是可以恢复,或是还能正常使用的物件,一件件的从废墟当中整理出来。
烧的半黑的砖,被砸瘪了的釜,慢慢的在街道一旁垒起来。没有人对着缓缓行来的阮瑀多加瞩目,也没有人冲到阮瑀面前要阮瑀做这个,亦或是要那个,每一个人都在忙碌着,什么话都没有。
阮瑀默默的走了一圈,然后默默的又重新回到了斐潜面前。
『阮兄,何为民意?民意为何?』斐潜缓缓的问道。
阮瑀下意识的张开嘴,似乎想要回答,但是似乎被什么东西卡在了嘴边一样,啊了一声却吐不出什么字来。
斐潜微微叹了一口气。
从某个角度来说,阮瑀应该算是一个公众知名人物,简称公知,而这个阮瑀,却并非是为这些普通百姓代言,而是面向着那些大狱里面的,各怀鬼胎的家伙说话。
当然,或许在阮瑀原本的观念之中,所谓的『民意』便是那些人的民意,而不是眼前的这一些忙碌无言犹如蚂蚁一般的黎民百姓。
『《诗》者,无其名也,然有其重!』斐潜看着前方的那些民众,缓缓的说道,『师傅授汝《诗》,非因阮兄文采也,乃知阮兄无意于仕,便以《诗》励,欲汝效而仿之,采民间风、雅、颂,表其赞,宣其恶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斐潜转过头,看着阮瑀,『敢问阮兄,无邪否?』
当然,蔡邕当年传授《诗经》给阮瑀的时候,未必是和斐潜所说的意图一样,是为了让阮瑀能像周朝的采诗官一样采集民风,但是并不妨碍斐潜这么推测,这样的论断。
阮瑀既然身具名望,当属公知,而公知的一个很重要的责任,确实是需要替民畅言,但是这个其中的『民』,又是什么『民』?这个『畅』,又是否变成了『娼』?
『无邪……无邪……』阮瑀喃喃的重复着,然后摇晃着身躯,仿佛是内心当中有什么东西垮塌了一般,连带着站都站不稳,颓然跪倒在地面之上,鼻涕眼泪滚滚而下,『恩师……恩师啊……』
平常就有话语权的那些士族子弟,还需要特别的什么人代言么?还觉得那些家伙说话不够大声么?还需要特别的组织什么会场,要给这些人什么说话的权利,展示出特别的倾听来表示自己真的是倾听了『民意』?
听的是什么?说到底,还不是去巴巴的赶着听那些银钱碰撞的声音!
而像是眼前的这些民众,说了一些么?
有人真的会去听么?
这些普通的黎明百姓,一没有述说的地方,二没有表述清晰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不说了,沉默着,就像是一只只蝼蚁。而那些蹦蹦跳跳,似乎每一天都要蹦一蹦的,多半也是别有用心之辈。
真正的民意,是需要被代言的,因为普通的黎明百姓,真的不懂得要怎样说,或者怎么说才算是符合规矩,适应流程,但是这些『代言者』,或者说『公知』,往往屁股又常常长歪了,于是乎,《诗经》便在秦朝开始大规模的禁止,即便是再汉代重新拿出来,也没有人愿意继续《诗经》的伟大……
斐潜看着嚎啕大哭的阮瑀,并没有去劝慰。
从某个角度来说,斐潜并不喜欢像是阮瑀这样的公知,甚至像是祢衡那样的大口径散弹枪人物。
不过,祢衡确实是喷子界的良心,后世的人在网络上喷,都是小儿科,人家祢衡实名喷人,脱光衣服,刀架脖子上,照喷不误,就问后世有几个杠精喷子能做到?
为了贯彻喷的艺术,学富五车,才智技能都是为了喷而服务的,而且还喷得有始有终,再看看后世许多杠精喷子,只敢在网络上喷一喷,过个嘴瘾,现实里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实际生活依旧是怂得要死,简直就是毫无节操,哪能担得起『杠精』这么伟大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