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还不是害怕刘和借着他父亲刘虞的名头,在幽州和袁熙分庭抗争么?
叱嗟!其母婢之!
刘和在心中狠狠的骂了一声。
刘和闭上眼,深深的吸了几口气。
“郎君。”在回廊当中,响起了脚步声,在厢房住着的鲜于辅走了过来,拱手行礼。
“某准备南下去拜见一下征西将军,再行定决……”刘和轻声说道,但是语气坚决,“昨夜崔郎君多有暗示……若是吕温候寻来,鲜于兄不妨且敷衍之……”
鲜于辅说道:“郎君之意……不看好吕温候?”
刘和微微笑道:“虽说时也运也,造化弄人……可亦有时势造英雄者……不过总是要亲眼见一见,方为稳妥……“
鲜于辅点点头,“那么,郎君何时动身?”
刘和说道:“即刻便走!”
征西,那个传闻当中,战功赫赫,督战阴山,纵横关中的征西,究竟是一个何许人物?会不会和袁大袁二一般?
还是会另有一番的际遇?
………………………………
河东安邑。
太史慈瞭了一眼杨修,很直接的说道:“休要与某说何雅言!经书传家,呵呵……经书可否种出庄禾,可否抵御刀枪?若有不妥,直言就是,无需引经据典!”
“……”杨修被呛得胸口发闷,但是也只能陪笑道,“将军所言甚是。”
“某不是将军!”太史慈不吃杨修那一套,“某乃校尉!”
在一旁的裴俊,忍住笑意,拱手说道:“所需物资一应准备齐全,将军随时都可动身。”
太史慈点点头,转头朝一旁的护卫说道:“派人再检查一遍!若无不妥,便传令下去,明日就启程开拨!”
护卫得了将令,拱手应诺,然后退下了。只是看的一旁的杨修嘴角直哆嗦,说好的不叫将军呢?
若是杨修懂得后世的说法,恐怕不免要大叫起来,你这是**裸的双标!
但是双标又如何?
还不是要捏着鼻子认了?
就在杨修还在一肚子嘀咕的时候,太史慈又转头说道:“明日点卯!休误了时辰!否则军法不容情!若是不熟骑术,多备块软褥,省得到时候腿脚又是不便!耽误于某!”
杨修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有心大骂,但是又骂不出来,只能是连声应下,然后告退。
前几天才跟着斐潜一路奔波到了太原上党,结果还没能休息两天,又被斐潜派到了河东,要杨修配合太史慈的行动……
长时间的骑着马,杨修都觉得自己的两条腿都快站不直了,哪里还有杨氏家训当中的“形态端正”的影子,能保持不变成罗圈腿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回到了自己临时的住所,杨修也渐渐的调整了过来,反正寄人篱下,该忍的也就忍了。说起来也是奇怪,人的脾性也是会有些变化的,比如若是没有跟着斐潜跑一趟太原上党,便直接叫杨修跟着太史慈一路骑马出征,恐怕杨修纵然没有怨言,身体也多半吃不消,但是当下有了之前的经历之后,再被太史慈要求跟着一同行军,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情了……
“去准备一下,明日点卯之后,便出发……”杨修和自己的贴身护卫交代了一下,然后便回到了屋内,躺到在床榻之上,让自己的双腿轻松一下。
要是之前,只要没到黄昏,杨修是绝对不会在日间的时候躺在床榻上的。因为在杨家当中,昼寝这两个字,就几乎是等同于懒惰无能,游手好闲等等一系列的词语,甚至容许坐着打个盹,都不能躺下睡午觉,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职责,甚至惩罚。
但是现在……
腿都快断了,还有硬挺着什么规矩?
征西将军说得没错,不可能古法万世,只能是因时而变,而新一代的儒家人士,就必须担负起挑选变化的方向,实施变化的细则的任务来……
山东士族的那一套,已经被证实不适合了,还企图抱残守旧就有些过了,该改还是要改的。
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弘农杨氏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毕竟当年弘农杨氏就是率先做出变化的山西士族,从关中迁往关外,或许当年是迫不得已,但是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也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