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微微一笑,轻言轻语,但是说出的话语却让李傕和郭汜几乎都坐不住。
“找弘农杨氏……索要粮草?”李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头和郭汜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怀疑和震惊。
要知道虽然弘农杨氏并没有像袁氏一样的摆明车马的反对董卓,但是李傕和郭汜都知道,其实弘农杨氏也没有少给董卓下绊子找麻烦,否者这大河南岸这一路杨氏家族的坞堡也不会被李儒让人连驱带赶搜刮了一个干净,更何况这个攻伐杨氏的坞堡的事情,李傕和郭汜同样也有参与……
弘农杨氏能够点头同意自己通过弘农之境,不派遣人马找自己麻烦就够了,还想找杨氏要粮草,就算是李傕和郭汜厚着脸皮,但是杨氏会那么好说话?
更何况之前李傕和郭汜也曾经给弘农杨氏偷偷的派遣过使者,表示过愿意尊弘农杨氏为主的意思,但是弘农杨氏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回音,只是一句知道了然后就没了下文……
“二位将军,贾某之言,是实是虚,一试便知……”贾诩拱手躬身说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真的没有办法么?
贾诩表示呵呵。
只不过现在所说的这个出路,正好是皆大欢喜
别看现在弘农似乎残破不成样子,但是弘农杨氏定居此郡两三百年了,哪里会没有什么私藏之地?
更何况朝野之前对西羌作战,从山东源源不断的将粮草物资送往三辅,弘农正好是必经之地,这可不是什么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而是持续了十几年,几乎过上十天半月,就有大批量的粮草兵械往三辅运输,弘农杨氏把持着弘农郡多少基层官吏的职位,难道就都个个两袖清风?
要知道在恒帝时期开始,朝野上下就已经**透顶,买官卖官都属于正常现象,到了灵帝时期就更加的突出,就算弘农的这些基层官吏不捞好处,难道县令乡长各种上司的供奉还要自己掏腰包不成?
朝野征伐西羌,耗费各种军资费用几十亿,海量的物资从眼皮底下经过,说弘农杨氏一点都没有上下其手,嘿嘿,呵呵,那么那些弘农境内大大小小的杨氏坞堡,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些东西,贾诩看见过李儒所批阅的转运文书,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当年大军物资,向朝廷请调,出了太仓就剩下九成,有时候只有八成,甚至还有一部分是混杂了腐朽旧物,然后就这样,还要一路上被各种克扣,经过三辅之后能到前线的,十不存一。
并且不止在物资上卡拿,甚至将好的物资偷梁换柱成垃圾货色的也有,还有甚者竟然连路途上转运的征发来的民夫的劳饷也照样卡扣!
民夫一路辛苦转运,克扣了劳饷,虽然不至于会像乱兵一样反叛,但是难道多少就没有一些小举动?至少干活肯定就是能偷懒就偷懒,能少走就少走,甚至还需要当时西凉军押运军校上下求爷爷告奶奶,喊哑了嗓子,陪多少好话,才能保证粮草的准时运输。
杀一儆百?
别开玩笑了,这些都是招募来的民夫,就是在县城与县城,一地和另外一地之间负责转运的民夫,只有雇佣关系,没有上下统属,只要敢杀一个,保证其余的民夫立刻全部走光,到时候兵粮物资不能及时到达,掉脑袋的就是押运军校!
这样混乱秩序之下,若是过程流畅,倒也是无碍,毕竟招募来的民夫只负责县城之间的的转运,就像接力棒一样一站一站往前线送,既免除了民夫长途跋涉的苦楚,也可以让地方耕作什么的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负责调配这些民夫的文官小吏,却经常说民夫不齐,或是上一批自己负责承运的物资也没到齐,之前的差事还没有交割清楚,便要让军用物资排队等候……
“找弘农杨氏……索要粮草?”李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头和郭汜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怀疑和震惊。
要知道虽然弘农杨氏并没有像袁氏一样的摆明车马的反对董卓,但是李傕和郭汜都知道,其实弘农杨氏也没有少给董卓下绊子找麻烦,否者这大河南岸这一路杨氏家族的坞堡也不会被李儒让人连驱带赶搜刮了一个干净,更何况这个攻伐杨氏的坞堡的事情,李傕和郭汜同样也有参与……
弘农杨氏能够点头同意自己通过弘农之境,不派遣人马找自己麻烦就够了,还想找杨氏要粮草,就算是李傕和郭汜厚着脸皮,但是杨氏会那么好说话?
更何况之前李傕和郭汜也曾经给弘农杨氏偷偷的派遣过使者,表示过愿意尊弘农杨氏为主的意思,但是弘农杨氏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回音,只是一句知道了然后就没了下文……
“二位将军,贾某之言,是实是虚,一试便知……”贾诩拱手躬身说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真的没有办法么?
贾诩表示呵呵。
只不过现在所说的这个出路,正好是皆大欢喜
别看现在弘农似乎残破不成样子,但是弘农杨氏定居此郡两三百年了,哪里会没有什么私藏之地?
更何况朝野之前对西羌作战,从山东源源不断的将粮草物资送往三辅,弘农正好是必经之地,这可不是什么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而是持续了十几年,几乎过上十天半月,就有大批量的粮草兵械往三辅运输,弘农杨氏把持着弘农郡多少基层官吏的职位,难道就都个个两袖清风?
要知道在恒帝时期开始,朝野上下就已经**透顶,买官卖官都属于正常现象,到了灵帝时期就更加的突出,就算弘农的这些基层官吏不捞好处,难道县令乡长各种上司的供奉还要自己掏腰包不成?
朝野征伐西羌,耗费各种军资费用几十亿,海量的物资从眼皮底下经过,说弘农杨氏一点都没有上下其手,嘿嘿,呵呵,那么那些弘农境内大大小小的杨氏坞堡,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些东西,贾诩看见过李儒所批阅的转运文书,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当年大军物资,向朝廷请调,出了太仓就剩下九成,有时候只有八成,甚至还有一部分是混杂了腐朽旧物,然后就这样,还要一路上被各种克扣,经过三辅之后能到前线的,十不存一。
并且不止在物资上卡拿,甚至将好的物资偷梁换柱成垃圾货色的也有,还有甚者竟然连路途上转运的征发来的民夫的劳饷也照样卡扣!
民夫一路辛苦转运,克扣了劳饷,虽然不至于会像乱兵一样反叛,但是难道多少就没有一些小举动?至少干活肯定就是能偷懒就偷懒,能少走就少走,甚至还需要当时西凉军押运军校上下求爷爷告奶奶,喊哑了嗓子,陪多少好话,才能保证粮草的准时运输。
杀一儆百?
别开玩笑了,这些都是招募来的民夫,就是在县城与县城,一地和另外一地之间负责转运的民夫,只有雇佣关系,没有上下统属,只要敢杀一个,保证其余的民夫立刻全部走光,到时候兵粮物资不能及时到达,掉脑袋的就是押运军校!
这样混乱秩序之下,若是过程流畅,倒也是无碍,毕竟招募来的民夫只负责县城之间的的转运,就像接力棒一样一站一站往前线送,既免除了民夫长途跋涉的苦楚,也可以让地方耕作什么的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负责调配这些民夫的文官小吏,却经常说民夫不齐,或是上一批自己负责承运的物资也没到齐,之前的差事还没有交割清楚,便要让军用物资排队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