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斐潜从未想过,当下大汉竟然也可以做这种手术。即便是斐潜知晓华佗很厉害。
百医馆很早就能够做盲肠的手术了,但是郑玄的这个手术的难度,显然不能和割盲肠相比。
即便是在后世,说不得也是要照ct,然后才有医生敢做手术。当然不是说后世的医生就多么差,而是华佗在没有任何诊断仪器之下,就能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解决了,这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恐怕是会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的吧!
华夏古代的医术,竟然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带着这种惊讶,还有心中的疑问,斐潜在次日的时候又到了百医馆。
斐潜没进郑玄的病房,而且手术之后,郑玄只是脱离了危险区,还不能算是康复,所以斐潜他只是站在病房外面看了看。
病房之外,弥漫着酒精的味道。特别是在门窗之处,似乎刚有人喷了一些高度酒在上面。
房屋之内原本用艾草熏蒸过,所以现在血腥味并不是太重。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无菌,但是百医馆内已经对于手术伤口的护理有了一定的经验。
所以如果说郑玄的伤口能够顺利愈合,说不得就像是华佗所言的那样,可以再延长几年的寿命。
虽然说郑玄确实有后续感染的风险,但是相比较来说,后世动不动就是什么层流手术室,无菌炸药包,呃,手术包,然后就这样,还时不时的会留一块纱布或是止血钳作为付赠品……所以斐潜感觉,西医更多的像是对症,而中医则是治人。
如果说中医的手术能够流传下去……斐潜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毕竟西医的手术史,竟然不是从医生那里开始的,而是从托尼老师那边发源起来的。
在后世想要手术,必然是找一家正规的医院,但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只能是找一个托尼老师,因为多才多艺的托尼,不仅是会剃头剪发,还同时承接拔牙放血开刀等等一系列的工程项目。
什么?无菌无尘?别开玩笑了,中世纪都还要穿高跟鞋上街,要不然就是一脚的屎尿。
因为宗教的关系,所以在中世纪很多人认为接触血液是一种低贱的职业,所以在宗教体系当中的神职医疗人员,大概率就是圣光一脉的,基本上就是圣水画符而已,是不会沾染血液的,所以时常因为剃刀不锋利而导致剃头刮脸出现伤口的托尼老师,就自然开始了他的兼职历程。
同时为了一些手法不精妙的人混到托尼老师的行列之中,中世纪还特别给托尼老师颁发了理发手术执照。
有了这个执照才能上岗手术,否则就只能剪个头发剃个毛。但是有这个执照,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且从中世纪到近代,西医的手术发展其实也就那样,甚至为了清除伤口的毒素,便是往伤口上泼滚油,还有动用烙铁烫的……后来才由一名随军医生发明了油膏清理包扎伤口,用止血钳钳夹缝血管等方法,也才使得死亡率开始下降。
当然,这名随军医生,并不是医生,他拿的依旧是理发手术师的执照。
一直到了十八世纪,才将理发和手术分开。而且在手术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荒谬的做法,就像是滚油泼伤口和用烙铁止血,还有很流行的放血疗法,救活的并没有多少,但是因为后续并发症,或是感染而死掉的人则是很多,就像是米国花生炖,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喉咙痛感冒,顶多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一顿神操作,放了四次血,最后花生炖死于失血过多……但是从无序混乱到有序发展,从出现手术到各种手术理论的建立,严格说起来只是两三百年的时间,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手术试验品,然后西方的手术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迅速的发展起来了。
没错,医学的基石,就是生命。想到这里,斐潜不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在斐潜的后世观念当中,中医几乎是拱手让出了所有手术的地盘,但凡是动刀的,基本上都是西医,所有人对于中医的概念都是保养啊,养生啊,慢性病啊,防范于未然啊,像是昨天那种急症,立见生死的手术,几乎就不是中医做的事情……这个观念,还不是一两个的人的,甚至是全华夏的都这么认为,连很多中医院里面的中医医生自身都是如此认为的,看病也不再是望闻问切,而是先开个单子去找机器,验血验尿做彩超做ct等等。
诊脉?很抱歉,不会。华夏本土不觉得中医有多好,反倒是隔壁邻居天天叫嚣着改了名的中医有多好。
这个现象……嗯,其实很有意思。说起来,没有人想要死的。或者说,正常的人,都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而在赖活之中,最为关键的并非是有没有多少的钱财,而是有没有病痛缠身……如果说病痛带来的痛苦让人不堪忍受,说不得就会选择还不如直接死亡了。
所以能不能够赖活着,其实医生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能活着,能好好的活着,或许就是普通百姓最为朴素的期盼了。
百医馆很早就能够做盲肠的手术了,但是郑玄的这个手术的难度,显然不能和割盲肠相比。
即便是在后世,说不得也是要照ct,然后才有医生敢做手术。当然不是说后世的医生就多么差,而是华佗在没有任何诊断仪器之下,就能找到问题所在,并且解决了,这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恐怕是会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的吧!
华夏古代的医术,竟然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带着这种惊讶,还有心中的疑问,斐潜在次日的时候又到了百医馆。
斐潜没进郑玄的病房,而且手术之后,郑玄只是脱离了危险区,还不能算是康复,所以斐潜他只是站在病房外面看了看。
病房之外,弥漫着酒精的味道。特别是在门窗之处,似乎刚有人喷了一些高度酒在上面。
房屋之内原本用艾草熏蒸过,所以现在血腥味并不是太重。虽然不能完全做到无菌,但是百医馆内已经对于手术伤口的护理有了一定的经验。
所以如果说郑玄的伤口能够顺利愈合,说不得就像是华佗所言的那样,可以再延长几年的寿命。
虽然说郑玄确实有后续感染的风险,但是相比较来说,后世动不动就是什么层流手术室,无菌炸药包,呃,手术包,然后就这样,还时不时的会留一块纱布或是止血钳作为付赠品……所以斐潜感觉,西医更多的像是对症,而中医则是治人。
如果说中医的手术能够流传下去……斐潜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毕竟西医的手术史,竟然不是从医生那里开始的,而是从托尼老师那边发源起来的。
在后世想要手术,必然是找一家正规的医院,但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只能是找一个托尼老师,因为多才多艺的托尼,不仅是会剃头剪发,还同时承接拔牙放血开刀等等一系列的工程项目。
什么?无菌无尘?别开玩笑了,中世纪都还要穿高跟鞋上街,要不然就是一脚的屎尿。
因为宗教的关系,所以在中世纪很多人认为接触血液是一种低贱的职业,所以在宗教体系当中的神职医疗人员,大概率就是圣光一脉的,基本上就是圣水画符而已,是不会沾染血液的,所以时常因为剃刀不锋利而导致剃头刮脸出现伤口的托尼老师,就自然开始了他的兼职历程。
同时为了一些手法不精妙的人混到托尼老师的行列之中,中世纪还特别给托尼老师颁发了理发手术执照。
有了这个执照才能上岗手术,否则就只能剪个头发剃个毛。但是有这个执照,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且从中世纪到近代,西医的手术发展其实也就那样,甚至为了清除伤口的毒素,便是往伤口上泼滚油,还有动用烙铁烫的……后来才由一名随军医生发明了油膏清理包扎伤口,用止血钳钳夹缝血管等方法,也才使得死亡率开始下降。
当然,这名随军医生,并不是医生,他拿的依旧是理发手术师的执照。
一直到了十八世纪,才将理发和手术分开。而且在手术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荒谬的做法,就像是滚油泼伤口和用烙铁止血,还有很流行的放血疗法,救活的并没有多少,但是因为后续并发症,或是感染而死掉的人则是很多,就像是米国花生炖,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喉咙痛感冒,顶多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一顿神操作,放了四次血,最后花生炖死于失血过多……但是从无序混乱到有序发展,从出现手术到各种手术理论的建立,严格说起来只是两三百年的时间,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手术试验品,然后西方的手术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迅速的发展起来了。
没错,医学的基石,就是生命。想到这里,斐潜不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在斐潜的后世观念当中,中医几乎是拱手让出了所有手术的地盘,但凡是动刀的,基本上都是西医,所有人对于中医的概念都是保养啊,养生啊,慢性病啊,防范于未然啊,像是昨天那种急症,立见生死的手术,几乎就不是中医做的事情……这个观念,还不是一两个的人的,甚至是全华夏的都这么认为,连很多中医院里面的中医医生自身都是如此认为的,看病也不再是望闻问切,而是先开个单子去找机器,验血验尿做彩超做ct等等。
诊脉?很抱歉,不会。华夏本土不觉得中医有多好,反倒是隔壁邻居天天叫嚣着改了名的中医有多好。
这个现象……嗯,其实很有意思。说起来,没有人想要死的。或者说,正常的人,都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而在赖活之中,最为关键的并非是有没有多少的钱财,而是有没有病痛缠身……如果说病痛带来的痛苦让人不堪忍受,说不得就会选择还不如直接死亡了。
所以能不能够赖活着,其实医生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能活着,能好好的活着,或许就是普通百姓最为朴素的期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