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374章 蒸蒸日上的东京制造(2/3)

小说:北宋最强大少爷 作者:灰头小宝2 更新时间:2022-05-29 15:32:02
  

  这段时间经济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因为这样的局势下,那些原本初步信了抚宁县,频繁来往于绥德军和抚宁县的中小商贩,许多都不敢来了。他们的确需要做生意,但条件是他们躲在绥德要塞中,让抚宁县送货上门。

  抚宁县已经没有多余的人送货了,基本已经用满。

  王雱离开后定下的生产基调不能变动,于是只有组织全部治安差人、以及一些老弱病残参与运送物资。

  这样才行,抚宁军编制有自己的任务管不了。

  于是真正损失的经济,就是这个时期送货上门的队伍,经常被骑兵姿态的不明马贼打劫。有许多抚宁县的产出物资被劫走,还发生了些伤亡事故。

  王雱不在的这四个月来,为此已经死伤三十多人。

  不明马贼到底是谁?

  谁知道呢,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兴许是三山七寨的土匪利用这个抚宁军被套牢的机会在谋利搞事,还有可能是和抚宁县有仇的曹首义出阴招。

  总之现在后方还好,但作为第一线的抚宁县,一直都持续在兵荒马乱的气氛当中。

  不过抚宁县本地人一个逃户没有,相反人口还在缓步增加中。这是因为大雱之前定下的政策:不追缴逃户,免身丁税。

  这个政策是战略级武器,一以贯之的持续到现在,当初那些躲起来的人,或是投靠了三山七寨的人不是傻子,从前期的观望,到中期的试探性加入,一直过度到现在,许多人都愿意来抚宁县了。

  既然不追究以往责任,又有税收上优惠,还有扶持,话说谁又真的愿意在土匪群中做奴隶呢?

  兴许就是这个原因,让三山七寨的土匪流失了不少奴隶,他们才开始利用时局抢劫抚宁县商队。不过这只是县衙领导班子的推测,无法真正坐实。

  这个时期大家各自都有难题,不过统一基调就是能忍就忍。王雱作为宰相儿子,知县老爷,也冒险在西夏境内周旋,与此同时宋国后方流言蜚语四起,许多消息都对王雱不利。

  想着这些,年轻的吕惠卿站在抚宁县新城墙上,背手皱着眉头,看着从北山矿区一车又一车的矿石源源不断运入县城。顺便,也有抚宁县叶无双厂里的焦炭水泥,装满推车后开始远行,源源不断向后方绥德军输送。

  叶家的确牛逼,王雱没能力推动绥德军大量使用这些东西,但叶无双有,现在她动用了从上到下各种渠道,大量推销水泥给绥德要塞。

  没有什么惊喜,战云密布的时候,永远是军阀们骗军费阻力最小的时候。既然王安石的政策是忍让克制,那就防守为主。且以此为理由,西北都转运使李参申请了大量防守经费,用于各地被动修建攻势。

  那么在韩琦都在用水泥的当下,获得了额外拨款的绥德要塞、曹首义并不关心水泥的性能和价格,对曹首义而言人生只有一件事:利益。

  以官方姿态采购叶无双的水泥,能有大量“返点”,这就够了,就可以把专项军费拿来用。哪怕水泥是坑货曹首义也不在乎,何况特么的水泥还真神奇又好用。

  所以没毛病,利用现在的紧张局面,叶无双西北投行业务爆发式增长,大量卖焦炭给绥德军区的民间铁匠,以便让他们升级锻造质量。另外大量卖水泥给绥德军官方,以分食这次额外的军费蛋糕。

  所以抚宁县真的没人可用了,叶无双的产能不够,订单生产不出来,早出现了用工慌,但凡能动的人,被国企机械厂冶炼厂挑剩下的那些,都已经被叶无双给聘用。

  也只有这个时候,叶无双才发现老叔当初有多英明,看似花费天价,采购了丧心病狂的一百二十台蒸汽机,吃下了西北机械厂的一半产能。

  现在真的发挥作用了,并且是独占,整个大宋连韩琦都没有蒸汽机,只有抚宁县和叶家有。

  人不够只有大量用机器。的确是人工便宜的多,但抚宁县不允许奴隶存在,而这个时节绥德军区的居民不大愿意来抚宁县干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最强大少爷,北宋最强大少爷最新章节,北宋最强大少爷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