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豆看书]
正好今天歇一歇,写些术语的解释,因为发现很多人不明白,或者书里出现很多次,但没往心里去,没深想。
一、募兵
唐玄宗中后期募兵大行其道,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以前也有职业兵,但主体还是征召的农民,唐玄宗是第一次把国家的主体武装力量变成职业士兵。
唐玄宗以前,因为几乎没募兵,所以不存在军饷的概念,只有“赏赐”。
事实上,直到中唐以后,士兵已经按月领军饷了,但发下去的东西还习惯称赏赐。
领的粮米,被称为“粮赐”。
领的布帛、铜钱,被称为“钱赐”。
募兵武器装备由朝廷提供,无需自备,很多时候住在政治中心,被统治者(皇帝、方伯、节度使等)牢牢攥在手中。
比如唐朝神策军,除少量驻外部队外,绝大多数安置在长安附近。
藩镇也差不多。
昭义节度使领泽、潞、邢、洺、磁五州——大概是书中整个上党郡外加邢台、邯郸一带——治所在潞州(长治盆地),藩镇主要军力就聚集在此。但上党的地形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长治盆地是真养不活整个藩镇的军队,粮食不够,但节度使仍然不肯把军队分散一部分出去,宁可带着军队出滏口陉,巡视相对富裕的河北平原三州,去那里吃饭,缓解粮食压力,也不愿把军队交出去。
募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劲的,因为训练频繁、装备不错,专业性也更高。
本书里的银枪、黑矟军就是典型的募兵。
二、府兵
想必也很清楚了,拥有免赋役特权的征召兵。
家里土地多,一般占的都是好地,灌溉方便,粮食产量高。
会拥有数量不等的奴隶,比如南北朝、隋唐的府兵,出征就有部曲跟随,他们出战后的战利品,经常是奴隶,也就是抓人回家。
唐朝府兵就经常去草原上抓胡人当奴隶,甚至买卖奴隶,很普遍。
府兵一般不参与农业劳动,或者只在农忙时下地,大多数时候是很闲的,一般在家锤炼武技。
折冲府(本书是龙骧府)定期组织训练,主要是集体军阵操练,个人训练由府兵平时自己完成。
府兵需要自己准备武器装备。
接到出征命令后,带上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粮食,路上没人给你提供吃喝。到军营后由部队管饭。
所以看出来了吧?府兵的战斗力往往由自家经济情况决定。
吃一次败仗,铠甲丢了,自己花钱置办,这需要很多钱。
出征次数多,可能把家弄破产。
出征时间长了,可能也会破产。
唐代府兵到高宗武后时期,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财务亏空。
到了玄宗时期,一家能有十几亩地都算不错的了,和农民征召兵无异,顶多有点军事熏陶罢了。
而唐朝绝大部分府兵又设在关中和河东(河东在唐代指整個并州),思路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主要压制河北,那地方几乎没设几个折冲府,唐朝从立国之初就歧视河北,河北赋税也是诸道最重的。
关中、河东这么点大地方,府兵如此密集,再加上人口繁衍,自然导致府兵财务状况大大恶化,渐渐不堪战。
另外,给府兵留的勋官体系也渐渐名存实亡,更没动力了。
唐朝征南诏,杨国忠在关中拿镣铐拷府兵去前线打仗,离谱不离谱?而且这些被拷过去的人,战斗力极差,士气还很低落。
三、屯田兵
本书里出现的屯田兵,一部分是收编的杂牌部队,一部分是战争俘虏转化。
在固定区域种地,和农民其实没什么差别,也就训练稍多一些,但也多得有限。
曹魏时的屯田军比这个还惨,因为曹操压榨非常狠。
本书里的屯田军,有鲁阳、颍阳、考城、宁平城、堵阳、郎陵六处,计4.46万人。
他们与府兵一样,无军饷。
还需要养活上级官将,和明朝卫所兵很类似。
正好今天歇一歇,写些术语的解释,因为发现很多人不明白,或者书里出现很多次,但没往心里去,没深想。
一、募兵
唐玄宗中后期募兵大行其道,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以前也有职业兵,但主体还是征召的农民,唐玄宗是第一次把国家的主体武装力量变成职业士兵。
唐玄宗以前,因为几乎没募兵,所以不存在军饷的概念,只有“赏赐”。
事实上,直到中唐以后,士兵已经按月领军饷了,但发下去的东西还习惯称赏赐。
领的粮米,被称为“粮赐”。
领的布帛、铜钱,被称为“钱赐”。
募兵武器装备由朝廷提供,无需自备,很多时候住在政治中心,被统治者(皇帝、方伯、节度使等)牢牢攥在手中。
比如唐朝神策军,除少量驻外部队外,绝大多数安置在长安附近。
藩镇也差不多。
昭义节度使领泽、潞、邢、洺、磁五州——大概是书中整个上党郡外加邢台、邯郸一带——治所在潞州(长治盆地),藩镇主要军力就聚集在此。但上党的地形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长治盆地是真养不活整个藩镇的军队,粮食不够,但节度使仍然不肯把军队分散一部分出去,宁可带着军队出滏口陉,巡视相对富裕的河北平原三州,去那里吃饭,缓解粮食压力,也不愿把军队交出去。
募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劲的,因为训练频繁、装备不错,专业性也更高。
本书里的银枪、黑矟军就是典型的募兵。
二、府兵
想必也很清楚了,拥有免赋役特权的征召兵。
家里土地多,一般占的都是好地,灌溉方便,粮食产量高。
会拥有数量不等的奴隶,比如南北朝、隋唐的府兵,出征就有部曲跟随,他们出战后的战利品,经常是奴隶,也就是抓人回家。
唐朝府兵就经常去草原上抓胡人当奴隶,甚至买卖奴隶,很普遍。
府兵一般不参与农业劳动,或者只在农忙时下地,大多数时候是很闲的,一般在家锤炼武技。
折冲府(本书是龙骧府)定期组织训练,主要是集体军阵操练,个人训练由府兵平时自己完成。
府兵需要自己准备武器装备。
接到出征命令后,带上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粮食,路上没人给你提供吃喝。到军营后由部队管饭。
所以看出来了吧?府兵的战斗力往往由自家经济情况决定。
吃一次败仗,铠甲丢了,自己花钱置办,这需要很多钱。
出征次数多,可能把家弄破产。
出征时间长了,可能也会破产。
唐代府兵到高宗武后时期,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财务亏空。
到了玄宗时期,一家能有十几亩地都算不错的了,和农民征召兵无异,顶多有点军事熏陶罢了。
而唐朝绝大部分府兵又设在关中和河东(河东在唐代指整個并州),思路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主要压制河北,那地方几乎没设几个折冲府,唐朝从立国之初就歧视河北,河北赋税也是诸道最重的。
关中、河东这么点大地方,府兵如此密集,再加上人口繁衍,自然导致府兵财务状况大大恶化,渐渐不堪战。
另外,给府兵留的勋官体系也渐渐名存实亡,更没动力了。
唐朝征南诏,杨国忠在关中拿镣铐拷府兵去前线打仗,离谱不离谱?而且这些被拷过去的人,战斗力极差,士气还很低落。
三、屯田兵
本书里出现的屯田兵,一部分是收编的杂牌部队,一部分是战争俘虏转化。
在固定区域种地,和农民其实没什么差别,也就训练稍多一些,但也多得有限。
曹魏时的屯田军比这个还惨,因为曹操压榨非常狠。
本书里的屯田军,有鲁阳、颍阳、考城、宁平城、堵阳、郎陵六处,计4.46万人。
他们与府兵一样,无军饷。
还需要养活上级官将,和明朝卫所兵很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