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闻铃 第62章 第62章(2/3)

小说:剑阁闻铃 作者:时镜 更新时间:2024-03-31 13:01:57
  

  看起来只是普通的银杏木枝,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怎么插在笔筒里?

  周满下意识伸手将这木枝拿起。

  可没想,就在她拿起这木枝的瞬间,窗外便传来一道华丽慵懒的声线:“别动它。”

  周满顿时扬眉,抬头看去。

  窗户没开,却有一道轻微的脚步声从窗边移到门外,紧接着门便被推开了,金不换颀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走进来,从她手里去过那根木枝,慢条斯理地插回笔筒,只道:“一根寻常的陈年银杏木枝罢了,可禁不住你这位参剑堂剑首的指力,当心些。”

  周满这才看见那木枝边缘有一层淡淡银光闪烁,竟是下了一层禁制,难怪自己一拿他便察觉。

  她道:“既无特别之处,怎么插在笔筒里,还下一道禁制?”

  金不换道:“花要插在花瓶里,笔当然也要插在笔筒里。”

  周满道:“这是你的笔?”

  金不换轻轻笑一声,说:“是我最早的笔。我能进杜草堂,可都是它的功劳呢。”

  听见这句,周满脑袋里灵光一闪,总算想起了前世的一些听闻。

  蜀州四大宗门,即便比不上神都那些世家大族,可也得是天赋不俗的人才有机会拜进去当弟子。

  唯独杜草堂,有一条例外的规矩——

  字写得格外好的,或者诗作得格外佳的,不管是什么天赋、年纪,只要得了掌门认可,都能拜入其门下。

  金不换看她神情,便知她已猜着了,但也不介意,只道:“我天赋平平,出身寒微,年少时别人在学堂读书,我还要为饱腹生计发愁,自然不可能搞来丹药改善根骨,更学不来什么诗词文理。若想晋身,拜入蜀州四大宗门,便只有杜草堂这一线机会。我拿树枝在泥地上划了七年,虽没什么天赋,但总算还有几分运气,书不能读,诗不能作,可写字好像还不差……”

  书法一道,凭的可不是什么运气,必要有大毅力、大恒心者,方能日复一日,渐渐写出自己的神韵来。

  杜草堂哪里是给字好的人机会?

  这个承继杜圣遗志、想大庇天下寒士的宗门,只是愿给天下无门无路又不甘心的苦命人一个往上的机会罢了。

  周满心中竟有几分动容。

  金不换将那根木枝插回笔筒后,又顺手将桌上那几页临摹练字的纸张卷了,收到一旁,然后问她:“饿吗?我带你出去吃点东西?”

  周满其实不饿,但还是点了点头。

  金不换便带着她走出去门去。

  这时周满才发现,他们是在一栋小楼的二层,里面虽然奢华,外面却只是普通的青砖黑瓦。

  下面是一座宽敞的院落,不少人正进进出出。

  有赶马的车夫,搬货的脚夫,发饷的伙计,算账的先生……

  周满一见,不免有些惊讶。

  金不换却是神色平平地从楼梯往下走,只道:“欢迎来到我的‘老巢’。”

  周满于是在他身后笑起来,跟着下楼。

  只是没料,两人下来脚才刚沾到地面,外面便有一名灰衣少年急忙忙奔了进来:“不好了,郎君,苏慕楼,苏慕楼那边出事了!”

  这灰衣少年周满是认得的。

  昨夜替金不换驾的车,之前打劫宋氏时也见过,好像叫“余善”,是金不换的心腹。

  金不换一听皱了眉,倒不慌张,只是奇怪:“苏慕楼在云来街,又不是我们的地盘,即便出事,跟我们有什么干系?”

  余善急道:“是常师兄!”金不换面色陡地一变:“你说什么?”

  余善喘了口气,语速飞快:“刚刚我们的人去金灯阁交接,回来路过苏慕楼,看见那边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满满的都是人,就顺口打听了一下。他们说,是蜀州四大宗门的人在里面对峙,常师兄孤身一人被其他三门的人堵在里面,现还不知是什么形势!”

  周满顿时一怔,想起那位总在学宫板着脸的常师兄来,心想她看蜀州四大宗门之间的关系不差,常济也颇得其他几人敬重,怎么会忽然对峙起来?

  金不换显然也有此疑惑。

  但眼下不是问的时候,他紧皱眉头,直接先吩咐余善:“点几个能打的,跟我一块儿,去苏慕楼看看情况。”

  余善立刻领命:“是。”

  金不换说完抬步便要往院外去,只是看见周满,又停下脚步,忽然问:“你酒醒了吗?”

  周满心领神会:“缺个打手?”

  金不换如实点头。

  云来街苏慕楼,本是一座酒楼,修成“回”字形,用些灵植兽肉做菜,以灵米酿酒,平日里一向是许多修士吃饭喝酒的好去处,热闹得很。

  然而此刻,竟是十座九空,剑拔弩张。

  杜草堂的常济平时就刻板着一张脸,眼下就更是面笼寒霜,一手已将原本悬在腰间的墨竹老笔握在指间,似乎随时便要发动;另一手却是用力抓住中间那稚嫩小孩儿的胳膊,不放松半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阁闻铃,剑阁闻铃最新章节,剑阁闻铃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