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所有父母都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家孩子一样,身为611所设计师的卢育英自然也对此相当受用。

  ****的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但绝大多数人实际使用的都是英语,因此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不通过翻译。

  当然,拉蒂夫的意思也很明白,当年算是一架不错的飞机,言外之意就是如今已经有些落后了。

  这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歼7MP本质上是一架换装了大量西方设备,并且可以使用法制R550空空导弹的歼7B,放在当初刚刚交货时候的1984年还算是能看,但是到了如今的90年代中期,无论飞行性能还是机载设备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因此卢育英便按照最开始的计划,带着拉蒂夫,以及他身后浩浩荡荡的一个差不多四十人的代表团向132厂的总装车间走去。

  那里正停着一架已经下线但还没来得及转场到阎良进行试飞的歼7MG。

  既然摸不准对方这次前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那先进行一些比较保守的项目总不会出错。

  当然,卢育英也没忘了自己“推销员”的身份,在路上一直向对方介绍着这种611所当前的主打型号:

  “少将先生,由于歼7MP上面使用了大量西方设备,加上综合性能如今也稍显落后,所以我们已经停产了这个型号,转而准备出口新的改进型,也就是歼7MG。”

  “新飞机的机翼从过去的大后掠三角翼改成双三角翼,内翼后掠角57°,外翼后掠角42°,并增设了前后缘机动襟翼,换装了涡喷13F发动机,机动性能相比之前的老型号提高了至少三分之一……”

  说话间的功夫,一行人已经来到总装车间外面,通过敞开着的大门看到了里面停着的那架歼7MG。

  杨慧梅是一名外贸专家,她并不太懂飞机。

  实际上如果不是在过去的24小时里恶补了一些知识的话,她甚至无法分别****空军装备的歼6和歼7之间有什么区别。

  只有强5因为机头是尖的比较好认。

  但她懂人心。

  在卢育英刚开始介绍新飞机的技术特点时,拉蒂夫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但是当他看到车间里面停着的歼7MG真机时,虽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但微微垮下去的面部肌肉还是透露出一股失望的情绪。

  在数次暗示卢育英长话短说快点结束均告无效之后,杨慧梅只好直接开口打断了他:

  “卢总师,我看这一次代表团里面有不少巴空军的飞行员,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坐到机舱里面亲身感受一下?”

  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卢育英一愣,然后点了点头。

  那自然是可以的。

  对于准备用来外销的飞机来说,座舱体验是非常重要而且普遍的一个流程。

  况且歼7MG也根本没啥秘密可言,总归是要往出卖的。

  以华夏和****过去的军售关系来说,甚至让后者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升空体验都没问题。

  ……

  随行的翻译很快把杨慧梅的这句话翻译给了代表团成员们。

  在看到卢育英点头同意之后,经过短暂的交流,一名看上去40来岁,留着大胡子的中年飞行员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不过南亚那边的人都比较显老,所以他实际上应该要更年轻一点。

  拉蒂夫看了他一眼,然后用一种非常自豪,甚至有点炫耀的语气介绍道:

  “这位是穆罕默德·萨米中校,我们****空军最好的王牌飞行员,驾驶过从歼6到F16的所有机型,总共取得过7个空战战果。”

  “真不错。”

  卢育英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示意旁边工作人员也从旁边132厂的工作人员去搬来一个登机梯,但是在内心中还是忍不住评价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现实情况,****空军的作战经验,尤其是空战经验极为丰富,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以弱敌强,绝不是虐菜刷出来的战绩。

  在拉蒂夫介绍完之后,萨米朝着卢育英干脆地敬了个礼,然后在几名地勤的协助下坐进了机舱里面。

  另外一个一直跟在萨米身后的人也爬上了登机梯,观察着座舱里面的情况。

  只不过这个人身上穿着一身陆军的土黄色军装,夹杂在一片藏蓝色里面相当显眼。

  正当卢育英准备上前介绍一下这架飞机的座舱相比老式歼7M具体有了哪些升级时,拉蒂夫少将却出现在旁边,并拍了拍他的肩膀。

  “拉蒂夫先生?”

  拉蒂夫看了一眼那个正站在登机梯上的人,似乎是在确认对方的注意力并不在这边,然后才小声开口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