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75章 钓鱼战略(2/2)

小说:衣冠不南渡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4-02-15 20:49:11
  

  张华也迅速备好了车,曹髦换上了厚衣裳,就离开了太极殿。

  张华也被他强行拉到了马车内。

  “朕可是有好些时日不曾见过诸多名士了,就连阮籍也是称病不来,他们如今在做什么呢?”

  张华如实禀告道:“陛下,除却山涛之外,其余几个人整日都聚集在一起,做些文赋,不谈国事一如当初司马师之时。”

  此处只有他跟曹髦,故而他对着司马师也是直呼其名。

  曹髦忍不住感慨道:“没想到啊,有朝一日,朕都成了司马师那样的人,竟然逼的他们只能避世作乐”

  张华对此有些不满,他开口说道:“陛下,当初我还敬重他们的为人,觉得他们不愿意服从强权,虽然没有敢挺身而出,但是也能算得上是义士可如今看来,这些人值得称赞的地方也就是这些了,他们就不是能用以治理天下的人。”

  “陛下不必在意这些人,任由他们去避吧,总会有愿意为王事的人。”

  曹髦瞥了一眼张华,“可我记得,茂先当初跟他们”

  “臣有文采,可文采不为经略所用。”

  张华平静的回答道。

  张华最初跟这些名士们的关系极为不错,因为张华的文采很高,写出的文赋非常出色,被名士们所认可。

  但是,张华跟他们毕竟是不同的,张华是個能干实事的人,也是有心去做实事的人。

  曹髦调侃道:“这些可都是清高名士,茂先怎么能无礼呢?”

  “当今天下的名士,自命不凡,蔑视礼法,清高脱俗,实际上,都是因为有家产而已,倘若他们是如臣这般的出身,需要牧羊为生,想来就不会有如今的清高和脱俗了。”

  曹髦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尚书台跟原先已经不同了,起初的尚书台,有种宁静祥和,虽然是办实事的部门,可官员们看起来都是不慌不忙的模样,但是如今嘛,大小官员进进出出,来往不绝,各地都传出激烈的争论声,终于像是个办事的地方了。

  曹髦不想要惊动太多人,可他出现在这里,还是令群臣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纷纷前来拜见。

  曹髦让他们继续做事,只是单独留下了鲁芝。

  鲁芝这个人,跟张华差不多。

  他们俩都是大户人家,先祖都是阔气过的。

  可到了他们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寒门里的寒门。

  鲁芝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被被军阀郭汜所杀,他从此开始流离失所,四处谋生。

  十七岁的时候终于在雍州定居了下来,开始读书求学。

  就是因为体会过民间疾苦,知道底层百姓的生活,鲁芝成为了一个另类的魏晋名臣,他为人清廉,体恤百姓,治政出色,在他治理天水的时候,他治理当地的盗贼,建立市场,庇护商人,安抚百姓,最后连当地的羌胡都对他感恩戴德,不曾有过一次叛乱,这在凉州可是非常难得的成就了。

  当初曹爽要投降的时候,鲁芝就苦苦劝说他,让他不要投降,结果曹爽不听他的,后来司马懿要治他的罪,他一点都不怕,不失气节。

  司马懿非常敬重他的为人和才能,就特意赦免了他。

  他一生都很清廉,最后连司马安世都看不下去了,觉得他过的太苦了,弄得好像自己怠慢了贤臣,于是乎,安世给他打造了有五十个房间的宅院,又每年赐予大量的钱财和车马。

  这弄得鲁芝都很无奈,只好上书,说自己年迈要回乡。

  最令人困惑的是,在鲁芝死后,安世亲自给他送了大量的陪葬品,以及有百亩的墓地,这位一生清廉的老爷子的墓地却比那些大贪官都要奢侈

  反正在安世的麾下想当个清官是挺有难度的,但是宽厚也是真的宽厚。

  曹髦笑着说道:“今日,士季与朕说起您来,得知您对耕地之事有些建议,特意前来询问。”

  鲁芝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重用自己,但是他为人刚烈,倒也没有忌讳什么,当即就将自己与钟会的交谈复述给了曹髦。

  “哈哈哈,国有大贤,今日从您这里所得知的事情,当真是比王将军的捷报还令人开心啊!”

  “这件事,朕就完全交予您来进行了,尚书台各部,应当全力配合。”

  鲁芝看起来还有些茫然。

  “陛下,臣只是说了几句,并不知大概”

  “无碍,具体的想法,朕现在就与你细说,往后的操办之事,您尽管自主操办就是了,朕绝不干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衣冠不南渡,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衣冠不南渡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