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 第293章渐起波澜(1/2)

小说:季汉大司马 作者:周府 更新时间:2024-01-10 03:54:05
  建安十六年,七月。

  张飞率军入汉中,降张鲁,斩韩遂,败马超,全据汉中,威震巴地。

  益州,成都。

  刘璋望着战报上的内容,倒吸了凉气。

  这张飞也太强了,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居然先后击败韩遂、马超,且又降服张鲁,为他平定汉中,那比张飞强的关羽、霍峻岂不是更加恐怖。

  黄权亦是心惊,说道:“使君,张飞降服张鲁,夺取汉中。已全使君请刘备入蜀之求,今张飞已无留蜀之必要。以权之见,宜当别遣张飞出蜀,且委任良将、贤才出任汉中太守。”

  “不可!”

  张松开口阻止,说道:“使君,张飞初下汉中,我等便仓促遣其出蜀,如此举动,恐有失盟友之礼,亦会惹怒大司马(刘备)。松以为我益州当缓缓为之,不可急于一时,派人犒劳张飞,又命人出使大司马。”

  “使君,张松当害我益州。”

  黄权情绪激动,说道:“今刘备与曹操对峙在江夏,无暇顾及巴蜀。今若不趁机索要汉中,待曹操兵退,让刘备抽出手脚,必然西顾巴蜀。时张飞兵出汉中,刘备逆江水而上,益州将危矣!”

  张松脸色微变,说道:“黄功曹何来此言?大司马其人,非你所能想。”

  说着,张松向刘璋拱手,说道:“使君,大司马与我益州有盟,遣兵入巴蜀,为使君驱使,奉命北征汉中,可见其无夺我巴蜀之心。”

  “诚如黄功曹昔日之语,张飞入蜀,意在益州。若大司马真有夺蜀之念,何不如让张飞勒兵不进。待曹操兵退,举吴楚兵马西进,时张飞在内,刘备在外,我益州岂不危矣?”

  张松在刘璋面前侃侃而谈,驳斥黄权质疑刘备用心,说道:“又何需大费周章,为我巴蜀征伐汉中。若我益州封闭关隘,断绝蜀道,张飞与吴楚相隔千里,岂不是自绝于汉中,此非用兵之法。”

  黄权冷笑几声,说道:“张别驾敢谈时局?亦敢谈用兵之法?汉中与巴蜀有三条蜀道互通,与江州亦有两条蜀道通达。张飞据汉中,手握兵粮,时发兵南下,可据江州。”

  “江州者(今重庆),上接巴蜀,下达夷陵。江州若被张飞所破,则我巴蜀门户大开,刘备可兴吴楚之兵涌入益州。敢问别驾,今时不要汉中,莫非欲待张飞掌握汉中,再去索要不成?”

  黄权作为地道的巴人,看出了张飞北伐汉中的意义,且张飞日后又如何呼应刘备的方法。

  益州与荆州通行畅通的道路,大体唯有长江水运。益州防备荆楚进犯唯有依托长江三峡、白帝、巫县层层防御。而江州则是长江河道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江州被破,吴楚兵马可以江州为基地,从内、中、外三江入抵成都,沿途既破要塞,又可收降益州诸郡。届时三军聚集成都,刘璋在益州的统治也可宣告结束了。

  张松欲开口反驳黄权,却被刘璋喊停。

  刘璋被手下互相吵闹的声音,弄得头大,喊停众人,说道:“张飞为我益州,夺得汉中,降服张鲁,功绩不小。今时初下汉中,便赶人出蜀,有失孤风度。且派人北上犒劳张飞所部,又命人出使寻大司马,询问报酬之事。”

  说着,刘璋沉声说道:“大司马既得报酬,便可让张飞出蜀,不可逗留蜀地。”

  “诺!”

  刘璋不是傻子,也不是政治白痴。他能请外军入蜀平叛,一方面,顾忌内部不将领的桀骜不驯,怕又重蹈赵韪旧事;另一方面,张松、法正二人长期的洗脑劝谏,故而让刘璋有了这个念头。

  如今张飞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便为他拿到了汉中,刘璋自然不能让张飞继续呆了,以免又有灾祸升起。当然有了张飞的诚信之举,刘璋反而没那么猜忌刘备有夺蜀之心。

  王累忧心忡忡,说道:“使君欲行礼节之事,与大司马和睦共处,并非不可。然累以为当命贤才出任汉中太守,接管汉中军政。且张鲁于汉中多得人心,今当迁往成都,或杀或囚,切不可被张飞等人所用。”

  说着,王累害怕刘璋不听,叩首说道:“恳请主公纳累之言,不可让汉中无主,被贼人所趁。”

  刘璋叹了口气,说道:“王从事既有如此建言,孤又岂能不纳。命二公子刘阐出任汉中太守,接管汉中军政,携酒水犒劳张飞所部,将军严颜护送左右。”

  “诺!”

  ——

  事先言曹操、刘备二人在江夏、江陵各自布下十万大军,隔着长江对垒。

  曹操诱刘备渡江作战,刘备则是采取诸葛亮的计策,坚守不出,利用公安、夏口两座坚城,消耗曹操兵马的士气,以逸待劳。

  然曹操亦非无谋之辈,怎能不知刘备的打算,兵马围夏口城,却又不攻,进而派出大量斥候探寻江北,了解长江防线的布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季汉大司马,季汉大司马最新章节,季汉大司马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