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银币(2/2)

小说: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1-06-11 09:56:36
  

  宋军被弓箭所伤三十余人。

  这是一场丝毫不讲武德的完胜。

  庚申,李纯元抛下范龙山和种师道,率天雄、归德两军抵达良乡。

  两路大军,距离辽国南京析津府,皆已不足百里。

  ……

  时间线再次倒回到元月朔,更北面的滦河口。

  滦河水深较深,因此宋军折可大的船队中,有一艘夔州型风帆蒸汽两用舰——徐州号打头。

  周围还有三艘眉山型护航。

  这四艘战舰,能够将部队护送到滦州。

  后边才是一溜的小炮艇和小火轮运兵船。

  折可大没有呆在自己的队伍里边,手下姚古、田遇、王厚,都是经年军机戎伍的厉害人物。

  他如今就在徐州号的舰桥上,和船长张定吹牛打屁。

  张定是张散之子,其母平真草多次要他去日本承继家业,辅佐叔父平正盛,张定却不以为然,海军学院毕业之后,一路混到了舰长。

  日本如今也有了铁船,但是那是在木船上面搁了一个铁箱子,平正盛以之征讨国内诸多小蕃,小岛,所向披靡,那钢板还是新任宋城节度邵伯温给批的条子。

  哪里有驾驶大宋横海巨舰来得爽!

  张定的目标,是有朝一日如扁罐哥那样,横绝大洋。不过要驾驶着铁甲蒸汽舰,而不是风帆舰!

  要升职驾驶铁甲舰,就得先立功,因此张定打死都不愿意离开海军。

  两人都是高层将门的二世祖,知道很多的内幕,也不聊什么水陆配合,谈得更多的是军机处的消息。

  折可大是阴谋论者,他觉得辽国这一通乱局,底下一定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

  种种迹象表明,那只手在大宋,在军机处,在河北,在四路都转运司和都经略司。

  没跑!

  自己找家中长辈打听过,可一个个的守口如瓶,摸不到究竟。

  但是李夔和苏利涉出现在辽国一西一东,辽国两任皇帝前后命丧草原,文妃和小皇子逃出上京,王经请兵大宋,扁罐哥飞军定辽东……

  桩桩件件,这里边要是没个统筹安排,那可能性比元日里得中慈善基金头采一万贯都要小。

  就大宋这百年背霉的赌运,还能蒙到这样的好事儿?

  还成串儿?!

  所以这绝对是阴谋,一场妥妥帖帖的大阴谋!

  张定对此倒是表示理解。

  兵者,诡道也。

  司徒有个优点,就是拿稳赢面,条件变好后,不但没有放弃“诡道”,反而投入得更加兴高采烈。

  这比以前的朝堂诸公,明明已经被锤得没毛鸭子一样,还要跟敌国讲究个冠冕堂皇。

  鸭子到死,可不就还剩一张硬嘴?

  司徒他老人家不同,表面冠冕堂皇,底下蝇营狗苟。

  对外的小动作,可谓是层出不穷,要不然机宜司那帮阴气胜过阳气的家伙,也不会成为军机处最嚣张的一群人。

  嚣张到什么程度?嚣张到机宜司财务独立核算,皇帝亲批费用,内帑私下拨付!

  说到这里两人顿时同仇敌忾,现在军中就有一个军机处机宜司背景的老阴人——王厚王处道。

  这老小子一向的深得王老军机和司徒的真传,身兼王韶老谋深算和司徒的扮猪吃老虎两项特征,想从他嘴里套出机密来,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折可大试过,结果什么都没得到,折家的底糟反被这老小子淘出去不少。

  不过有王厚在军中可真是好使,滦平一带的地理水道,王厚就是个活地图。

  就说那延芳淀,看上去是个百里大水泊,但下头水道也是有深有浅的。

  能在辽人行宫旁边把水道摸清楚,这就是人家老王的本事儿。

  虽然老王不认这个账,但这些年在河北,表面看上去王厚是昭德军协领,实际就他跟司徒私下的来往报告批示最多。

  折可大和张定都认为王厚肯定另有任务,就是不知道是对内监视诸将,还是对外收集情报。

  不管怎样,总之都不是什么好鸟!

  两人正说得热闹间,大副报告,前方离滦州前镇马城,不过十五里。

  张定戴上军帽:“撤去炮衣,打开弹仓,全舰戒备!”

  就在这时,前方江面上出现一艘小船,横亘江心,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张定对对方好生佩服:“上去一艘炮艇,扫清水道!”

  然而不一会儿又有传令兵跑了进来:“报告!对方说他是辽朝马城团练使赵鹤寿,奉常胜军都监押郭帅之命,前来与王统制交涉归正事宜!”

  张定和折可大对视一眼,直娘贼的还真是说啥来啥。

  王处道,老银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苏厨,苏厨最新章节,苏厨 258中文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