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2/2)

小说:苏厨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1-05-14 19:47:52
  

  就这样,向家得了这块风水宝地,之后不久,向敏中就出生了。</p>

  向瑀只有向敏中一个儿子,亲自教育督促,从来不假脸色。</p>

  向敏中也聪明得很,向瑀曾对自家媳妇悄悄说:“大吾门者,此儿也。”</p>

  向敏中后随向瑀赴调京城,回到开封,从此就在家中读书学习。</p>

  一日有个书生从门前经过,看见向敏中,对邻居的母亲说:“这孩子风骨秀异,将来必定尊贵而且高寿。”</p>

  邻居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向敏中家,等到向母出来时,书生却已不见了。</p>

  不过老向到底没能看到自家儿子有何成就,因为在向敏中二十岁时,向父向母就相继去世了。</p>

  但是老向培养出来的性格发挥了作用,虽然父母双亡,向敏中依旧能刻厉自立,志向远大,不计贫寒。</p>

  太平兴国五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其后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真宗咸平四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p>

  应该说向敏中干得还算不错,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除了因购宅争妻事件受了些污点外,也算是当时名相。</p>

  最终官至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活了七十二岁,去世后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p>

  之后向家曾孙女更是被选入宫中成了赵顼的皇后,虽然一个亲出子女都没有,地位却出奇稳固,稳稳当当做到了皇太后。</p>

  大家都说向家的好运全拜那片风水宝地所赐,于是当地还流传起一首民谣——绵绵王岗,势如奔羊。稍其前穴,后妃之祥。</p>

  向太后临终前的遗诏,果然给向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p>

  赵煦集议,谥钦圣宪肃皇后,命宫中录向太后懿行,加赠太后曾祖向敏中齐王,祖父向传亮周王,父向经吴王,兄向宗回汉东郡王,向宗良永嘉郡王,极示褒荣。</p>

  ……</p>

  辽国,东京城外,南仙驿。</p>

  天色已近黄昏,眼看城门就要宵禁。</p>

  门外来了一列马军仪仗,中间夹着一辆奚车,正朝这边赶来。</p>

  侍卫看着远处的城墙,纵马返回到车旁:“相爷,可算是赶到了。不过前面坏了一辆拉木头的太平车,挡住了去路,要不要换马?”</p>

  王经撩开车帘:“怎么回事儿?不能拖开?”</p>

  却一瞥眼瞅着驿站草亭下饮酒的一人,不由得脸色大变:“先停下,待我进驿馆歇息片刻。”</p>

  侍卫首领有些莫名其妙,相爷从半路火急火燎地赶回来,一路不断催促,临到城门了却突然驻足,到底是要玩什么?</p>

  不过他只是一个马直班头,上峰有令接着就是,一挥手就要让手下们将驿馆清出来。</p>

  王经制止道:“说了多少次,就算是王子出行,也不得扰民,何况尔等?都这里站着,我就去那草亭里坐坐。”</p>

  侍卫首领低声道:“相爷,草亭里有人。”</p>

  王经理了理胡须:“一介书生,还能吃了我?待我去攀谈一二,说不定能给大辽发现一个人才呢?”</p>

  侍卫不禁好笑:“野有遗贤,会巴巴儿地坐在都门外驿亭里待价而沽?相爷就是忒爱惜人才。”</p>

  王经骂了一句:“少胡沁,宁可错一万次,也不可放过一次。”</p>

  侍卫笑着拱手:“那相爷自去,有事招呼。”</p>

  王经这才迈步来到草亭,对着那人做了个揖,摆出陌生人打招呼的样子,却在弯腰的时候焦急地低声道:“节度你怎么敢来这里!这是我大辽东京城!要是被人知道,弹劾我一个里通外国可如何得了?还有你堂堂大宋宗室,有个闪失又如何得了?”</p>

  那人正是赵仲迁,也对着王经施礼:“相公说笑了,此来却不是给相公招祸,却是解祸的。”</p>

  王经面上摆出微笑,就如平时准备攀谈的模样,声音却是低斥:“我有何祸,节度休要耍笑!”</p>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苏厨,苏厨最新章节,苏厨 258中文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