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气个半死,要不是打不过这娘儿们,非得捶的她鼻青脸肿不可!

  李源也气“去去去!回家去慢慢琢磨!我这还有事呢,明儿要开学上课了。”

  可能是许大茂在家里说了不少李源的“威名”,赵金月还是有些怵,怕他捉弄她,便和许大茂你一句我一句吵吵闹闹的回家了。

  许是今晚上注定不能安歇,这俩活宝刚走,后面反倒来了更多人。

  一大爷、一大妈,贾张氏、贾东旭、秦淮茹还有棒梗、小当都一道来了……

  李源“嚯”了声,笑道“这拜年也还早啊。”

  一众人老脸抽抽着,他们给个小辈拜年……

  易中海呵呵笑道“还得大半年呢,源子,你明儿要上学了,我们过来看看你。”

  李源嫌弃道“就空手来啊?”

  “……”

  易中海干笑了声,道“是来的匆忙了些。”

  在李源似笑非笑的眼神下,他实在有些张不开口,只能拿眼睛去看老伴。

  一大妈本不愿沾这事,可一来架不住一伙人央求,二来她是四合院唯一知道李源给秦淮茹扎针多少有些……不大对劲的人。

  她不大喜欢贾家算计李源,还迫着她来压李源,这不是明摆着利用李源对她的好吗?

  但一大妈心里又觉得这事李源不吃亏,反倒是这一家子上赶着给人占便宜,或许这就是老话说的,吃亏就是福?

  果不其然,在一大妈勉为其难的开口下,李源“犹豫”了好一阵,终究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看着一大妈笑吟吟的眼神,李源觉得她指定误会了。

  他哪有那么坏……

  他纯粹是为了练习金针八法!

  ……

  打第二天起,李源背上书包,在众人各种意味的目光下,骑着自行车去了京城第二医学院旁听学习。

  中午回北新仓和娄晓娥、娄秀吃午饭,晚上吃饭回来看书,顺便给贾张氏、秦淮茹针灸。

  时间一天天过去,除了大家伙越来越饿外,日子并没什么不同。

  当然,饿就是最大的不同……

  那里有奶制品,活下来的可能要大些……

  京郊农村因为默许社员回家做饭,再加上压水井的出现,农民的生活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但即使如此,仍有不少老弱没能挺过五九年的冬天。

  在这样沉闷、压抑并且无能为力的气氛下,时间进入了一九六零年。

  李源的儿子出生了,出生在一九六零年的新年元宵节。

  起名李幸,小名,汤圆。

  李幸或许是因为名字起的好,所以是幸运的。

  娄晓娥不缺营养,不仅因为李源空间里储存了大量鸡鸭鱼蛋和各种蔬菜水果,而且李源还学得一手高明的鲁菜、川菜手艺。

  花样不断,足以保证娄晓娥日子过的如同神仙一样。

  母亲吃的好,母乳就好,李幸养的格外健壮。

  不仅娄晓娥,连娄秀都因为妹妹家的饭菜实在太美味,都一直住在家里没舍得离开。

  但幸福的只是一个小家,出了家门,整个城市都是一片死气沉沉的。

  连四合院里,都再没有什么热闹事了。

  阎埠贵那么能算计的主都安分了,没法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家都缺粮,灌水饱,他能算计谁去?

  后世之人只能从纸面上得到“粮荒”二字,很少有人能够单凭想象,想到一个数亿人口的巨大国家,绝大多数人口都缺少粮食,处于极度饥饿中是一件何等可怕,也何等悲凉的场景。

  大城市还好,总有口稀的。

  可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

  多少逃难的人,倒在了逃荒的路上……

  实不忍多言。

  所以出了家门后,李源别说玩笑了,连话都很少说。

  他是人,是想过轻快的生活,他也有吃有喝,可他不是畜生……

  若非有儿子李幸降生,新生血脉的延续,让他得以心灵的慰藉,说不定他非得抑郁了不可。

  很简单的道理,前世甭看网上各种骂战,地域黑,恨不能将祖宗十八辈都骂出来挫骨扬灰,尽管互联网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

  可真到了遭遇大难时,绝大多数血脉同胞们的心仍会连在一起,零八年那场大地震,让多少国人泪流不止,心如刀割。

  而那时的人们,只是在互联网、电视上看见。

  李源,却身临其境。

  真的很痛苦的……

  时间仿佛灰白的河水一样缓缓流淌着,李源埋头学习西医,练习中医,尽量避免接触外面。

  一九六零年,就在灰色的天空中过去了。

  迎来了一九六一年。

  只是,这仍旧是灾难深重的一年。

  一九五九年较一九五八年粮食减产百分之十五。

  一九六零年在此基础上,再减产百分之十五。

  到了一九六一年,又减产了……

  但好在,李源知道,这是三年中最后一年,到了明年起,粮食就开始以百分之十的增速大幅度增产。

  一直增产到六五年,基本上恢复了五八年的粮食产量。

  或许仍谈不上有多富裕,但至少再不会有这三年这样恐怖的年份了……

  总算看到了希望。

  一九六一年十月一日,承天门广场上。

  李源抱着儿子李幸,看着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背面,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他读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致敬,我们这个多灾多难,但从不屈服的伟大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多少慷慨悲歌的故事……

  ……

  PS六千字大章,求月票!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一个畅销,以后估计没啥机会了,加油鸭!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