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录 第二十章 围猎燕将(1/2)

小说:蜀山悬剑录 作者:大明终始 更新时间:2023-10-18 11:02:10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

  ……

  在李晟整编安西北庭军的时候,白复也没闲着,有些网已经撒下多年了,是时候收网了。

  乾元三年(759年)时,史思明范阳称帝后,大举南征。

  史思明命皇子史朝清镇守燕京范阳,下令各郡郡长各率士卒三千人,随从直下河南。兵分四路:博州太守、大将令狐彰军五千人,从黎阳渡黄河攻取滑州;史思明军从PY、皇长子史朝义从白皋、宰相周挚从胡良,分别南渡黄河,约定在汴州会师。

  唐军与燕军在河阳对峙时,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史思明任命令狐彰为大燕滑郑汴战区节度使,率步骑数千人驻防滑台。

  要想从都畿道撤回河北道,滑州乃是咽喉所在。扼守此处的将领,非智勇双全,不可担此重任。

  ……

  令狐彰,其先祖狐德棻乃是唐初著名史学大儒。其父令狐清,曾任邓州录事参军,以清白闻,河南采访使宋鼎引为判官。

  令狐清初来范阳时,曾任范阳县尉。通幽州本地民家之女,生令狐彰。等到秩满,令狐清留儿子令狐彰于母氏,独自返回长安。所以,令狐彰从小长于范阳,跟外公、舅父一家生活。

  令狐彰及冠后,倜傥有胆气,粗知文义,擅长骑射。曾经追随安禄山,屡立军功。天宝年间,以军功累迁至左卫员外郎将

  令狐彰驻防滑台时,以身励下,一志农战,内检军戎,外牧黎庶,法令严酷,人不敢犯。

  令狐彰极具军事天才,麾下五千铁骑,乃是范阳军的精锐。一旦开战,唐军难有胜算。

  白复颇为欣赏令狐彰,通过唐门密谍,暗中策反此人。

  唐夔起初的策略是,采用怀柔战术,以其家族世受皇恩为由,向对方示好,再以重金麻痹对手,等待诱杀时机的到来。一旦令狐彰归降,万勿妥协,赶尽杀绝。

  白复表示反对,他告诉唐夔。令狐彰与此前归降的叛军将领不同,此人乃是庶出,自幼长在范阳,与令狐家族来往甚少,对李唐朝廷的忠诚度并不高。ωWW.

  此外,令狐彰正值壮年,手掌精兵,年轻气盛,对他妥协,只能增加他的嚣张气焰。所以对付令狐彰,只能用更有威慑力的手段。

  然而,所谓更有威慑力的手段,不是武力,而是智慧。

  为此,白复和唐夔对令狐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终制定出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一步,就是在令狐彰军中安插一个卧底密谍,伺机打入令狐彰的内部圈子。

  唐兰舟推荐了一个叫做莫瀚的将领,此人乃是令狐彰的幽州同乡。

  白复见之不喜,责问唐兰舟,道:“此人一看便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人。”

  面对白复的责难,唐兰舟显得很从容,答道:“大帅,您问的这些事,是品行问题,而我向您推荐人才,看重的只是才干。

  曹孟德唯才是举,才使曹魏称霸中原。如今天下战乱不止,倘若不能任事,您找节操高尚之人有何用呢?

  正所谓,孟尝君门客三千,哪怕鸡鸣狗盗之徒,关键时刻亦有大用。

  此人确实是心理阴暗、唯恐天下不乱之人。但让其在令狐彰军中卧底,伺机挑起内讧,正是用其所长。”

  曹操的用人标准,每到乱世总会被上位者重现。

  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正不拘一格用人的时代,往往充满了动荡,不是乱局,就是乱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蜀山悬剑录,蜀山悬剑录最新章节,蜀山悬剑录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