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录 第十七章 裂土封王(1/2)

小说:蜀山悬剑录 作者:大明终始 更新时间:2023-10-18 11:02:10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节选自《白马篇》曹植

  ……

  当伪燕皇帝史思明、伪燕太子史朝清被杀的捷报传到长安,肃宗感慨万千。于无人处,肃宗喜极而泣,情难自已。

  两代天子寝食难安,文武百官励精图治,万千将士捐躯沙场……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煎熬,如今总算有了一个可以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的战果!

  ……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虽然在范阳称帝,但伪燕地盘上的将领基本上都不买他的账。这些将领大多是安禄山的旧部,地位跟史思明相差无多,对史思明的命令都是听调不听宣。

  倘若再给史思明几年时间,或许能收服这帮将领,可惜上天并没有特别垂青史思明。

  史朝义弑父篡位,成为伪燕皇帝。伪燕各方将领更不肯效忠年轻稚嫩的史朝义了。

  这些伪燕将领虽然在表面上隶属于大燕,可貌合神离,没有一个愿意遵奉史朝义的号令,都在各谋出路。

  换言之,从燕帝史思明被杀这一天起,所谓的大燕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有名无实。全面剿灭叛军,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

  肃宗颁下圣旨,表彰三军。由于涉及伪燕朝内的密谍战,有功将领不便公开嘉奖,由白复全权表彰恩赏。

  对于白复立下的汗马功劳,肃宗这次不再吝啬。肃宗擢升白复为郡王,封白复为兴平王、世袭罔替!甚至破例恢复祖制,下旨将长安附近的兴平县划给白复作为食邑。

  ……

  唐朝前期异姓王其实并不多,仅有两位:江淮义军领袖杜伏威被封为吴王,赐姓李;隋朝幽州总管罗艺,被封为燕王,赐姓李。

  战神李靖、徐世勣、苏定方等开国名将,有缔造社稷、开疆拓土、鹰扬国威之功,功高盖世,也没能封王。

  大唐第二次封异姓王是在中宗李显时代。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敬晖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其党羽诛杀,同时迫使武则天退位,禅位于太子李显。

  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郡王、敬晖被封为平阳郡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郡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郡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郡王,时称“五王”,因此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

  大唐第三次封异性王是在玄宗时代。

  这段时期,有两个异姓王比较特殊:一是安禄山,其因讨得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天宝年间平步青云,不仅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而且被封为东平郡王。二是哥舒翰。除哥舒翰屡立战功外,杨国忠为拉拢其对付安禄山,使得哥舒翰官运亨通,被封为西平郡王。

  肃宗一朝,到目前为止,封过两个异姓王:史思明和李嗣业。

  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率所辖十三郡及八万兵士归降,被封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

  乾元二年(759年),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于相州之役中箭身亡,捐躯后,被追封武威郡王,谥号忠勇。

  ……

  白复在风华正茂之际,就被裂土封王,足见肃宗对白复的厚爱!

  诏书颁布,满朝文武震惊。替白复欢喜的朝臣不少,羡慕嫉妒恨的朝臣更是众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蜀山悬剑录,蜀山悬剑录最新章节,蜀山悬剑录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