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222【道君皇帝】(2/2)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1-05 10:25:07
  

  林灵素惊讶道:“可是入内省的冯浩?”

  “便是此人,”孙密觉说道,“冯浩奉旨传话,趁机索要钱财,被王仔昔臭骂一通,骂他是没卵子的阉人。”

  “太好了!”

  林灵素笑容满面:“伱且回去,佯做无事发生,随时听我指示。待弄倒了王仔昔,少不得你的好处。”

  孙密觉躬身退下,离开密室,脚步轻快,心情愉悦。

  林灵素唤来一个心腹道童,派他去给蔡京送信。

  蔡京把信件看完,立即回书一封,让林灵素不要妄动,等王仔昔搞得众叛亲离了再发难。

  “父亲,王仔昔用万年灵芝炼制仙药,他竟说万年灵芝是假的,”蔡攸笑道,“不妨等他获罪之时,威逼利诱,令他告发朱国祥以假药欺君。”

  蔡京摇头:“朱国祥聪明得很,他入京之时,便说灵芝的灵气已泄。既然灵气都泄了,哪还有真假之论?”

  “可以再加上这个。”蔡攸拿出几张纸,上面全是朱铭的诗词。

  蔡京看罢,依旧摇头。

  蔡攸拿出一张,念道:“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这是朱铭在葵丘李庄所作,分明在暗讽官家,把官家比作晚年昏聩的齐桓公,还诅咒官家是在床尸。”

  虽然朱铭确实是那个意思,但在世人看来,这首诗不能如此理解,纯粹在以史为鉴而已。

  读书人凭吊古迹,经常以史为鉴,这种诗占了大半。

  此诗名为《葵丘》,已经传遍兴仁府和濮州,不但山东士子很喜欢,就连地方官也认为写得很好。

  甚至还有兴仁府的读书人,组团跑去葵丘凭吊,跟风写了许多类似诗词。

  蔡攸又拿出朱铭离京时的《鹧鸪天》,断章取义道:“今古恨,几千般。还有这风波恶、行路难。官家超擢提拔他做朝官知州,他赴任之时,却写这等词作。他的恨在哪里?风波恶又在哪里?行路难又在哪里?不念官家之恩反而多有怨怼!”

  这话说得更离谱,完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

  蔡攸再拿出朱铭留给李师师的《临江仙》,说道:“这词更是写得吊诡,繁华东京,被他写成残破都城,他在诅咒大宋要亡国吗?”

  蔡京看完这三首诗词,自己都觉得扯淡,无语道:“官家看了顶多生气,不会有什么惩戒。你整日盯着那父子俩作甚?”

  蔡攸解释说:“如今最得宠的近臣,是我与王黼、李邦彦。王黼是郑居中手下头号大将,李邦彦又跟朱铭私交甚好,朱铭还倒向了郑居中。他们合流是迟早的事,再加上一个朱国祥,今后必为心腹大患。”

  蔡京仔细思考,说道:“朱国祥一向不喜多言,朱铭上蹿下跳不过小丑而已。你们因为一点小事,就撺掇官家把朱铭调离濮州,这恐怕已令官家心中不喜。当务之急,是要对付王黼!朱家父子可以暂时不管。”

  蔡京最恨的便是王黼,叛徒总是比敌人更可恶。

  而且叛徒越来越多蔡京感觉快压不住了。

  刚刚卸任的枢密使邓洵武,也就是朱胜非的岳父,作为蔡党元老级人物,也隐隐露出投靠郑居中的征兆。

  在对西夏作战上,邓洵武认为不能再打下去。

  而且,宋徽宗透出要联金攻辽的心思,蔡京立即着手跟金国接触。这也遭到邓洵武强烈反对,认为应该再缓几年,大宋如今的财力已扛不住。

  于是就出现诡异现象,蔡京居然联合童贯,撺掇皇帝把邓洵武给撸了。

  蔡京宁愿暂时放弃枢密院,也要制止邓洵武的背叛行为!

  当然,也不是一棍子敲死。

  邓洵武被撸掉枢密使职务的同时,又加封为莘国公,拜少保,恩典如宰相。只要邓洵武老实听话,蔡京还会让他重新做枢密使。

  顺便一提,邓洵武封国公,理由是镇压了五溪蛮造反。

  去年不仅四川的泸南夷造反,后世贵州、重庆、湖北、湖南交界的五溪蛮也在造反。原因同样是地方官横征暴敛,激得少数民族首领起义。

  对了,福建也有百姓造反……

  在这种遍地造反,且西夏战事未歇的情况下,宋徽宗真的已下定决心联金攻辽。

  只不过,暂时不知怎么联络金国,没人敢穿越辽国土地前往东北。

  蔡京不把朱家父子放在眼里,叮嘱道:“只要这父子俩不再闹事,便莫要再生事端,你该把矛头对准王黼!”

  “是。”

  蔡攸听了脑壳疼,他知道皇帝多宠信王黼,根本就不可能扳倒啊。

  这厮脑壳疼的时候,朱国祥正在向皇帝求情,请求赦免杨志的杀人罪行。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