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162【乡中报喜】(2/3)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1-05 10:25:07
  

  郑元仪挤出笑容说:“朱家哥哥是天上的凤凰,俺这乡下商贾之女,便如那芒草里的山鸡。山鸡哪能配凤凰?他定能找到更好的。说不准榜下捉婿,已娶了朝中大相公家的女娘。”

  郑胖子低声说:“翁翁和父亲,打算把你送去东京,给朱大郎做妾室。”

  听了这话,郑元仪都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

  哪有女子甘愿做妾的?

  可朱大哥是探花郎,她只是地方商贾之女,身份实在太悬殊了,想嫁那良人也只能做妾。

  郑元仪坐在秋千上发呆,时而懊恼,时而羞涩,也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

  却说闵家设宴庆贺,足足折腾了好几天。

  两个报喜官差享受一番,又马不停蹄继续赶路。

  老白员外已经提前收到消息,激动得整晚睡不着。他早早备下金叶子,比闵家要寒酸一些,每片金叶子只价值七八十贯。

  接着又大摆流水席,请上下白村的村民免费吃喝。

  再向全县士绅发出邀请,挑个吉日重新设宴庆贺。

  虽然喜钱没拿到那么多,但报喜官差们也不生气。毕竟闵家是州城望族,白家只是乡下土财主。

  在上白村逗留一日,他们终于坐船前往大明村,老白员外还派了儿子做向导。

  大明村的人口,已暴增至1500余,比刚打下来时直接翻倍。

  其中有一百多人,受不了繁重的税役,完全是主动来投靠的。

  小河汇入汉江的地方,已经建好简易码头。

  工程量不大不小,先把江边地皮平整出来,在水中砸下木头柱子,支起几块用于靠船的长木板。

  朱国祥也不再住山上,带着村委班子集体搬到江边,山寨里只留了藤甲藤牌作坊。

  白崇文指着岸边的一排茅草屋:“那便是朱探花家。”

  两位报喜官差,瞬间心头一凉。

  住茅草屋的人家,能给得起几个喜钱?

  主要是大明村正在大搞基建,而且人口增速太快,抽不出更多人力物力建大屋。

  朱国祥的新宅子,还有刚落成的村学,全都是临时搭建的茅草屋。

  今年不但修了简易码头,且新挖了一口堰塘,还在开凿废茶山通往码头这边的灌渠。

  也不能叫废茶山,因为已经清理出来。

  大部分老茶树,继续采摘制茶。

  也有一些老茶树,被砍了重新种下茶树苗。

  一轮一轮替换,老茶树全都要换成新茶树,这样才能保证产量和质量。

  官差们靠船登岸,却见最近一排茅屋,挂着“大明村客店”的招牌。

  一个官差笑道:“这是俺见过最简陋的客店,居然还真有人住下?”

  白崇文介绍说:“来往于汉水的客商,如果天色已晚,会选择在此落脚歇息。江边停着的那几艘,便是前往洋州的商船。”

  白崇文望着绵延向东的大量茅草屋,不禁佩服朱国祥的经营能力。

  他每次来大明村,都会发现新变化。

  上一次过来,东边还全是荒草树木,如今却多出几十处茅屋。茅屋附近的荒地,也都已开垦出来,虽然暂时只能种豆养地,但三五年后必定变成良田。

  白崇文对此难以理解。

  赚钱收粮不该都存起来吗?

  朱国祥却疯狂吸纳人口、开垦荒地,而且是自己倒贴钱在建设,还实打实的把很多土地分给村民。

  如此折腾,朱国祥根本别想存钱,也别想存下多少粮食,甚至还会把卖茶赚的钱砸进去。

  换成自己,绝不可能这么做。

  白大郎觉得,应该储存足够多的钱粮,然后寻块好地皮建大宅,田土也要尽量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粮有钱有地,还有豪宅大屋,这些都能传给子孙,世世代代做地主老爷。

  对了,还应该多蓄奴仆,否则如何彰显身份?

  朱国祥也算是本县的名人,家中却只有两个浆洗洒扫的仆人,就连严大婆都还在亲自干些杂活。

  “大婆,皇差来了!”白崇文喊道。

  严大婆和沈有容很快出来,沈有容挺着大肚子,再过两三个月就该生产了。

  严大婆问:“又是来征辟的?”

  一个官差上前说道:“老夫人,俺们是来报喜的,令孙考中了探花郎!”

  “探……探花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