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赌,现在爆炸造成的管道偏移以及压力变化,随时都可能引发二次泄漏,越快处理越好;当然,我们也不能放任风险不管,我有一个很勉强的办法……”
顾几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
“可以沿着工厂的外墙栅栏,制造一条水墙!”
“水墙!?”
众人异口同声地反问惊呼着。
顾几走到一处暂时搁置的医用担架旁,拆下担架上的白布,用水管沾满水。
就在大家以为他还要将白布披在身上时,他却将浸湿的白布用双手展平。
防化队长弗朗茨顿时领会其意。
“你是想用湿润的帆布充当水墙,沿着生产基地围墙栅栏,将工厂包裹起来?”
“没错。”
顾几点了点头,“湿帆布可以有效阻止氯气扩散,并在下风处做重点防护,再辅以两架运输机洒水,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遏制住大规模氯气泄漏的。”
这个方法,是他参考“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处理手段。
当初官方为了防止二次核泄漏,直接在第四号反应堆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将其彻底封闭起来。
但氯气不像核辐射物质会飘散到高空中,它只会沉降至地面,所以沿着围墙铺设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即使如此。
还是没有打消掉奥托脸上的担忧,他打开巴斯夫工厂的建筑图纸,摇了摇头。
“生产基地的面积太大了,将四周全部封上帆布并灌水浸湿,以现在剩余的人力,恐怕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调动平民志愿者们参与帮忙呢?”
顾几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现代社会很多事故灾难中,一样有政府精力不足,依靠志愿者帮忙的情况。
奥托与几名监察长互相对视了一眼。
“概率很低,眼下民众因毒气引起恐慌,正忙着外逃,警察和宪兵单单维持基础秩序都已经很难了。”
“总要试一试。”
顾几抿了抿嘴,“两手准备,奥托副市长,先联系最近的后勤布匹厂运送足量的帆布,调动市政厅各级政府人员,除必要岗位外,一律赶往前线帮忙。”
“接通全城电台广播,宣告工厂情况,先强调我们已经控制住了灾情,表达政府和军队的公信力,再召集志愿者帮忙。”
“阿尔巴,马上准备演讲稿。”
奥托指挥着身后的秘书长,一旁的国防驻军指挥官也在想办法请求空军基地的增援。
顾几等人也没闲着。
趁着政府与军队行动的过程中,他一边继续救人,一边则召集防化部队与消防部队对爆炸的合成橡胶工厂进行最终灭火,务必确保工厂生产电力重新启动后,不会再引发二次爆炸。
做好这一切。
顾几再次掏出生产基地技术手册,详细研究着化学品安全处理设备。
“缺乏煽动性,重写!”
奥托再次看了一眼秘书长送来的文稿,一把丢了回去。
顾几抬起手腕。
此时距离计划制定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死亡人数也上升至62人,除一些未找到的失踪者,部分伤员可能是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因氯气中毒太过严重,抢救无效。
营帐外,太阳在稀薄的烟尘下逐渐升上头顶。
有阳光照射,就意味着升温。
而温度会带来管道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对于本就脆弱的储槽罐来说,无疑又增加泄漏风险。
“奥托副市长,不能再拖下去了,实在不行让我来写吧!”
“你会写演讲稿?”
奥托先是惊异,随后又反应过来,一个对化学品处理了解得如此深厚的人,又怎么可能是文盲。
他正愁找不到什么方式可以感谢顾几在这次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刚好有这个机会可以让他露脸,对他以后的军旅生涯也有帮助。
“干脆由你来讲吧,我现在让手下接通紧急电台。”
随着后勤技术人员调试。
黑色的电台“滋滋”两声,亮起了绿灯标识,对方将麦克风递到了顾几面前,示意他可以开始讲了。
“咳咳,广大的路德维希港民众们,我是赫尔曼上士,这次巴斯夫工厂事故处理的行动指挥者之一,我现在正在前线临时处理小组的营帐之中,我身旁即是奥托副市长。”
“我很庆幸,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及时阻止灾难进一步扩散,我们相聚在一个充满希望和恐惧的时代,在一个充满勇敢和悲伤的时代;我们的勇气积攒得越多,我们的鲜血和眼泪就流得越多。”
“到目前为止,政府、军队、工人,他们每一位都奋战在危险的最前端,消防员得了喉炎,勒尔得了肺水肿,他们都抛弃掉自身的安危,去守护我们的家园以及民众。”
“但现在,轮到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了,生产基地还存有两罐液氯,我们需要把它安全处理掉,要找一些志愿者来帮助我们搭建帆布防护墙……”
霎时。
路口广播,家庭收音机,以及商店的扩音器,整座路德维希港城市上空,都在回荡着顾几的声音。
听到最后一句时,卢卡等人不由下意识紧张起来。
万一民众若是对此不感冒,不单单是顾几会成为笑话,还可能引发事故进一步恶化。
可顾几本人只吸了口气,继续开口道:
“有人会说为什么要平民帮忙?为什么要让我们置身危险中?他们还可能会问,为什么人类要打猎?为什么罗伯特·科赫要分离出结核病细菌?为什么俾斯麦首相要统一汉斯帝国?”
“因为我们选择生存!我们选择更好的活着!我们选择在这一刻留在路德维希港,在巴斯夫工厂的生产基地,去守护我们的家园,不是因为这番话,而是因为家园本身就值得我们所有人付出最大的努力!”
“一切伟大而光荣的行动都伴随着巨大的困难,这也许是我们人生中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我们要成为先驱者,我们要成为奉献者,我们更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耀高光!!”
嚯!
伴随着顾几一句一句加重语气,直到最后一句话,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将气氛推向了最**。
顾几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
“可以沿着工厂的外墙栅栏,制造一条水墙!”
“水墙!?”
众人异口同声地反问惊呼着。
顾几走到一处暂时搁置的医用担架旁,拆下担架上的白布,用水管沾满水。
就在大家以为他还要将白布披在身上时,他却将浸湿的白布用双手展平。
防化队长弗朗茨顿时领会其意。
“你是想用湿润的帆布充当水墙,沿着生产基地围墙栅栏,将工厂包裹起来?”
“没错。”
顾几点了点头,“湿帆布可以有效阻止氯气扩散,并在下风处做重点防护,再辅以两架运输机洒水,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遏制住大规模氯气泄漏的。”
这个方法,是他参考“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处理手段。
当初官方为了防止二次核泄漏,直接在第四号反应堆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将其彻底封闭起来。
但氯气不像核辐射物质会飘散到高空中,它只会沉降至地面,所以沿着围墙铺设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即使如此。
还是没有打消掉奥托脸上的担忧,他打开巴斯夫工厂的建筑图纸,摇了摇头。
“生产基地的面积太大了,将四周全部封上帆布并灌水浸湿,以现在剩余的人力,恐怕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调动平民志愿者们参与帮忙呢?”
顾几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现代社会很多事故灾难中,一样有政府精力不足,依靠志愿者帮忙的情况。
奥托与几名监察长互相对视了一眼。
“概率很低,眼下民众因毒气引起恐慌,正忙着外逃,警察和宪兵单单维持基础秩序都已经很难了。”
“总要试一试。”
顾几抿了抿嘴,“两手准备,奥托副市长,先联系最近的后勤布匹厂运送足量的帆布,调动市政厅各级政府人员,除必要岗位外,一律赶往前线帮忙。”
“接通全城电台广播,宣告工厂情况,先强调我们已经控制住了灾情,表达政府和军队的公信力,再召集志愿者帮忙。”
“阿尔巴,马上准备演讲稿。”
奥托指挥着身后的秘书长,一旁的国防驻军指挥官也在想办法请求空军基地的增援。
顾几等人也没闲着。
趁着政府与军队行动的过程中,他一边继续救人,一边则召集防化部队与消防部队对爆炸的合成橡胶工厂进行最终灭火,务必确保工厂生产电力重新启动后,不会再引发二次爆炸。
做好这一切。
顾几再次掏出生产基地技术手册,详细研究着化学品安全处理设备。
“缺乏煽动性,重写!”
奥托再次看了一眼秘书长送来的文稿,一把丢了回去。
顾几抬起手腕。
此时距离计划制定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死亡人数也上升至62人,除一些未找到的失踪者,部分伤员可能是死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因氯气中毒太过严重,抢救无效。
营帐外,太阳在稀薄的烟尘下逐渐升上头顶。
有阳光照射,就意味着升温。
而温度会带来管道内的气体压力变化,对于本就脆弱的储槽罐来说,无疑又增加泄漏风险。
“奥托副市长,不能再拖下去了,实在不行让我来写吧!”
“你会写演讲稿?”
奥托先是惊异,随后又反应过来,一个对化学品处理了解得如此深厚的人,又怎么可能是文盲。
他正愁找不到什么方式可以感谢顾几在这次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刚好有这个机会可以让他露脸,对他以后的军旅生涯也有帮助。
“干脆由你来讲吧,我现在让手下接通紧急电台。”
随着后勤技术人员调试。
黑色的电台“滋滋”两声,亮起了绿灯标识,对方将麦克风递到了顾几面前,示意他可以开始讲了。
“咳咳,广大的路德维希港民众们,我是赫尔曼上士,这次巴斯夫工厂事故处理的行动指挥者之一,我现在正在前线临时处理小组的营帐之中,我身旁即是奥托副市长。”
“我很庆幸,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及时阻止灾难进一步扩散,我们相聚在一个充满希望和恐惧的时代,在一个充满勇敢和悲伤的时代;我们的勇气积攒得越多,我们的鲜血和眼泪就流得越多。”
“到目前为止,政府、军队、工人,他们每一位都奋战在危险的最前端,消防员得了喉炎,勒尔得了肺水肿,他们都抛弃掉自身的安危,去守护我们的家园以及民众。”
“但现在,轮到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了,生产基地还存有两罐液氯,我们需要把它安全处理掉,要找一些志愿者来帮助我们搭建帆布防护墙……”
霎时。
路口广播,家庭收音机,以及商店的扩音器,整座路德维希港城市上空,都在回荡着顾几的声音。
听到最后一句时,卢卡等人不由下意识紧张起来。
万一民众若是对此不感冒,不单单是顾几会成为笑话,还可能引发事故进一步恶化。
可顾几本人只吸了口气,继续开口道:
“有人会说为什么要平民帮忙?为什么要让我们置身危险中?他们还可能会问,为什么人类要打猎?为什么罗伯特·科赫要分离出结核病细菌?为什么俾斯麦首相要统一汉斯帝国?”
“因为我们选择生存!我们选择更好的活着!我们选择在这一刻留在路德维希港,在巴斯夫工厂的生产基地,去守护我们的家园,不是因为这番话,而是因为家园本身就值得我们所有人付出最大的努力!”
“一切伟大而光荣的行动都伴随着巨大的困难,这也许是我们人生中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我们要成为先驱者,我们要成为奉献者,我们更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荣耀高光!!”
嚯!
伴随着顾几一句一句加重语气,直到最后一句话,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将气氛推向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