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 第二十六章不是江山是家乡(1/2)

小说:唐人的餐桌 作者:孑与2 更新时间:2023-11-28 06:24:45
  x,最快更**的餐桌最新章节!

  《史记·封禅书》“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於梁父。”

  意思是始皇帝登泰山的时候,让人开辟了车道,是先坐车到山脚下,然后让人扛上去的,百官就只有爬的命了。

  《汉书》“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

  汉武帝刘彻首次封禅,不带百官,是跟奉车都尉霍嬗一起上山的,霍嬗当时应该只有十岁,还太小,深受汉武帝喜爱。两人可能是让侍从抬上去,也可能是爬上去的。

  《后汉书·祭祀志》“至食时,御辇升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早晡时即位于坛,北面。”

  意思是汉光武帝刘秀登泰山的时候是被人抬上去的。

  事实上,泰山道路不好走,阳面坡上更有几处地势险要,坐步辇比步行还要危险,就算是皇帝也需要步行才好。

  因为要敬天,皇帝在山顶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干,自然不能把体力消耗在山路上。

  臣子们就倒霉了。

  这一次封禅泰山,李治带来了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庞大队伍,文武百官随行,勋贵随行,又因为皇后也上山了,于是,一群婆娘娃娃们也必须上山,好为皇后加油鼓劲。

  皇帝,皇后乘坐步辇其实已经算是失礼了,再让臣子们也乘坐步辇上山的话,还封禅什么泰山啊,直接在洛阳紫薇宫祭天岂不是更好?

  今天,李治与武媚乘坐步辇,帝服通天冠、降纱袍,乘金辂,备法驾,以力士为驱,登山以封天下。

  云初没有见到司天监监正李淳风,看样子李治还是没有原谅这个家伙,如果这个家伙在,说不定就不会在雨天登山了。

  不过,礼部尚书陆敦信这个家伙却卖力的前后走动,大声呵斥众人不得喧哗,更不得打乱队伍。

  云初看了陆敦信,以这家伙肥胖孱弱的身体,要是还能再走出五里地,他愿意把眼睛抠出来当泡踩。

  温柔抹一把脸上的雨水,亲自搀扶着自己的老婆跟着云初往山上爬,却因为脚下的泥地湿滑,温柔已经在心中问候了无数次独孤谋的母系亲属。

  狄仁杰抬头看看前方密密匝匝的人群,再回头看看乌泱泱的追随队伍,就把妻子手里的包袱接过来,背在自己的背上。

  这一刻他有些羡慕云初了,因为这家伙身体强壮的跟牛一样,也跟牛一样能驮东西,给三家人准备的食物基本上都在云初身上,就这,这家伙看起来似乎还是游刃有余,怀里揣着云鸾,还把云锦夹在肋下依旧快步如飞。

  云初的老婆虞修容也是妇人中难得的爬泰山爬的身轻如燕的妇人,拖着云瑾跟着云初的步伐丝毫不见吃力。

  泰山云初以前爬过,走的就是这条阳坡路,从红门开始爬到南天门用时四小时,海拔从两百米陡然上升到了一千四百米,中间落差一千二。

  抵达南天门之后,再走半个小时的天街就到了玉皇顶,也就是李治这一次封禅泰山的祭坛所在地。

  人家始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封禅泰山的地方本就不在什么玉皇顶,人家在泰山前边的社首山就把事情给办了。

  社首山本就在泰山的正面,在那里摆下祭坛之后,正好面对泰山封禅,以示自己对天帝的敬意。

  李治不干……

  他坚持要踩在泰山顶上封禅泰山,因为,在他看来,泰山是臣,而非君。

  因为有妇孺,爬山的速度就快不了,这才离开云初记忆中的红门不到两里,前方的队伍的行动就非常的缓慢了,没办法,能走在云初他们前面的无一不是年高德劭之辈,让一群老头,老太太在风雨中爬泰山,云初心中都极为不忍。

  偏偏这群人又是最虔诚的爬山者,明明爬不动了,还嚷嚷着自己一定要死在山上。

  泥巴路面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石阶,而此时的石阶上坐满了半死不活的老头,老太太。

  云初得意的迈开大长腿,背着硕大的背包,胳膊底下挟着自己的闺女,轻快的从这些人身边经过,途中还看到被李承修背着的李绩,被两个儿子用竹竿搭成的滑杆往山上抬得程咬金,以及被李弘搀扶着以近乎悲壮的模样向山上走的许敬宗。

  在一众老头的喝骂声中,云初又向上攀爬了百余级台阶,在一处修建了长廊的地方,准备等一下温柔,狄仁杰他们。

  顺便把怀里的儿子,胳膊底下的闺女放出来,放放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人的餐桌,唐人的餐桌最新章节,唐人的餐桌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