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三百三十九章:超导材料的突破(1/2)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更新时间:2023-11-05 14:37:33
  带着优化后的数学模型,徐川找到了科学技术蔀那边安排过来负责整体工作的高弘明,说明了来意。

  “没问题,我这就向上面汇报。”

  “不过申请的超算中心,在性能等方面您有什么要求吗?”

  听到是测试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高弘明迅速就答应了下来,顺带询问了一下要求。

  徐川笑着从身后的背包中摸出来一张卡纸,递了过去,道:“性能要求都在上面,时间方面的话,越快越好,这件事麻烦高厅你了。”

  “不不不,徐院士您千万别这么说,配合您的工作,保障您的需求就是我的职责,我这就去汇报这件事,大概下午应该就能给出反馈。”

  高弘明接过卡纸,扫了一眼后将其小心的放到口袋中。

  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可控核聚变项目,还是这位徐院士的要求,都是重点中的重点。

  前者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后者就更不用多说了。

  现在两者叠加到一起,可以说只要有要求,就必然会走最直接最快的方式进行上报处理。

  若是其他的项目,申请国家级超算中心要填一大堆的资料表格不说,还得对申请处理的模型或者需要计算的数据进行审查,各种排队流程走下来,没个两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下不来。

  闻言,徐川点了点头,笑道:“既然这样,那我在这里等着。”

  半天的时间,他还是等得起的。

  在栖霞山脚下,在可控核聚变工业园区中溜达了一圈,徐川再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华国速度’。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就按照规划图建起了一栋栋的建筑。

  尽管核心区域依旧在还在处理地下区域,但周边生活园区和研究园区的大楼,都已经修建起来了。

  目测再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负责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研究团队就能从仙林校区那边整体搬迁过来了。

  当然,实验需要的设备什么的,还有很多都在采购制造中。

  毕竟可控核聚变是一个超级工程,涉及的到设备,比如反应堆的等离子体运行轨道、外场线圈、水冷偏滤器、发电热机.什么的,可不是一两家甚至一两百家公司能搞定的。

  这种超级工程,需要一国之力,而且还得是大国级别来鼎力支持,才能顺利的进展下去。

  徐川从没担心过园区的施工问题,对于一个基建狂魔来说,园区的施工说好了什么时候能交工,就一定能在那个点之前完成。

  但是涉及到反应堆零部件方面东西,就不一定了。

  那些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别说国内,就是全世界,能生产制造的都没有多少家厂商。

  所以在数学模型的验算完成后,他还得在国内找个反应堆测试一下,看看是否真的能如验算中一样,顺利的完成对超高温高压等离子体湍流的控制。

  下午三点左右,正在园区中和祁中兴交流施工方面问题的徐川收到了高弘明带来过来的好消息。

  “徐院士,关于您需要的超算中心申请,已经和各大超算中心交流过了,目前来说,能够在一周内腾出一部分计算力来完成任务的有两家超算中心。”

  “第一家是羊城中心,配有了“天河二号”超算和相关的系统。”

  “第二家是沽城中心,部署有“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和“天河三号”原型机系统。”

  “这两家超算中心相关的信息资料我已经打印出来了,您先看看?”

  一边说,高弘明一边将手中的文件夹递给徐川。

  接过文件夹后,徐川从里面取出来了两份资料。

  第一份资料是羊城的超算中心,这个超算中心位于羊城大学城SYS大学里面,拥有华科大学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10的16次方,双精度浮点运算持续计算速度超过每秒3.39×10的15次方,主要用于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城市建设以及科研领域的计算。

  第二份资料是沽城中心的超算中心,这个超算中心位于古城BHX区,相对比羊城的超算中心来说,计算性能方面要弱一点。

  但它有一个独天得厚的优势,那就是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气象研究、可控核聚变、土木建筑设计分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对于流体力学方面计算和研究,有着其他超算中心没有的优势。

  徐川翻了一下资料,就决定好了去哪里做实验。

  将手中的文件递回给高弘明后,他开口道:“麻烦高厅申请一下沽城的超算中心,时间的话,越快越好,申请下来后打个电话给我就成。我会带着模型过去的。”

  对于运算力来说,一个国家级的超算中心足够他折腾了。

  哪怕是性能相对较落后的沽城超算中心,也只是相对于其他的国家级相对落后而已。

  随便划分一些运算核心出来就够了。

  而它常年对流体力学方面计算和研究,是其他超算中心没有的优势。

  借助这方面的优势,或许在沽城那边他还能再对唯像模型做一下优化。

  虽然不一定很大,但别小看这一点优化,对于一个计算变量无数的数学模型来说,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优化,也能在最终运算的时候节省大量的计算资源。

  高弘明点了点头,道:“好,我到时候陪徐院士一起过去一趟。”

  处理好数学模型相关的事情后,徐川也没在核聚变工业园区多停留。他径直来到了川海材料研究所。

  在十月份的时候,他给研究所那边部署了研究超导材料和碳基材料的任务。

  并没有要求他们能做出来什么成果,只是要求不断进行实验,相当于拿钱砸实验数据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