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三百六十六章: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2/3)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更新时间:2023-12-29 09:35:49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能有他这种成就的,也屈指可数。”

  “亦如爱因斯坦,或牛顿,或麦克斯韦等极少部分人一样,他的研究与成果,能改变这个世界。”

  布鲁斯·瓦尔克砸吧了一下嘴唇,道:“你对他的评价可真高。”

  克莱尔·布莱恩笑了笑,道:“这不是我的评价,而是学术界对他的评价。”

  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其实他真正的成就,并不在材料领域,材料只不过是他的冰山一角而已。”

  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是给到其他人,要将一项实验室产品转变成工业化的产品还是相当困难的。

  不过对于徐川来说,或者说对于已经有过工业化生产的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来说,这并不难。

  在去年高弘明将国内有资质的厂商名单交给他后,他就挑选了合适的厂商来进行合作生产。

  两个多月的时间,中间虽然夹了个过年,但这并不影响什么。

  对于他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只要加班工资给够了,别说过年了,国人甚至愿意二十四小时打汽油工作。

  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好笑,但实际上却是相当悲哀。

  在国内,那些资本家们无偿九九六零零七都快成为常态了,加班不见加班费,调休不见调休的;别说劳动条约了,就是日内瓦公约怕是都比不上。

  当然,这种事情在徐川手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利用足够吸引人的加班工资和调休吸引那些工人过年期间留下来工作搭建生产超导材料的工业线还是可以。

  在确定了合作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开始了对原本用于生产氧化铜基超导材料的生产线的改造工作。

  尽管如今主体流水线还未完成改造,不过其中一条小型的单生产线已经按照徐川给出的工业生产技术完成了设备和相关程序的部署。

  虽然产业区在长安泾河那边,不过对于国内发达的交通来说,这并不是什么事情。

  翌日,徐川和樊鹏越带着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工程师团队赶到了长安,在长安泾河工业园区中,坐落着西部超导集团的生产工厂。m.

  西部超导集团中专门负责超导材料这一块的总经理带着团队亲自等候在高铁站迎接。

  一行人在高铁站寒暄了两句后没有浪费时间直奔泾河工业园区。

  和其他人一样,徐川这也是第一次来这边,第一次见高温铜碳银超导材料的生产基地。

  原本用于规划整齐,用于生产低温氧化铜超导材料的厂房如今显得有些杂乱。

  带着安全帽的工人来来回回在厂房中忙碌着,而摆在地上的零件与设备,更是显示着这里还未完工。

  西部超导集团的总经理杜英叡笑着介绍道:“徐院士,这里就是见高温铜碳银超导材料的主生产线了,按照您的要求,目前正在二十四小时三班轮倒进行加急施工。”

  “按照目前的进度,预测在三月五号左右可以完成改造开始投入施工。日产出能力满负荷运载大概在二点五吨左右”

  徐川听着杜英叡的介绍,目光落在了正在施工的厂房中。

  二点五吨的产量在普通的材料行业可以说是低的不能再低了,不过放到高温超导材料领域的话,这个数值已经算不错的了。

  就比如樱花国那边已经小部分工业化的BI系列高温超导材料,年产值也不多一千五百吨左右而已。

  二点五吨的日产值,年产量也能达到九百多吨,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满足CERN那边的订单需求以及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的需求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那边,既然他们要求技术交换技术,那他也不可能再免费提供高温超导材料了。

  “那条小型的单生产线呢?现在能产出了吗?带我们去看看。”参观了一下主生产线的改造后,徐川朝着抬头问道。

  闻言,杜英叡连忙点头道:“当然,它现在就在进行生产了,请跟我来。”

  跟随着杜英叡,一行人朝着小型试点生产线走去。

  在另一间稍微小一点的厂房中,摆放着一台体积庞大的生产设备。

  从外观上来看,这台设备的模样和常规设备的有些不同,它有点像海星,中间是核心区域,而四周的流水线则像是海星腿,横卧在海底。

  而从这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来说,它很明显是通过拆解不同的设备拼凑出来的。

  没人介绍的话,恐怕不会有人联想到这台看起来奇葩的设备就是可以工业化生产超导材料的设备。

  当然,设备看起来丑陋奇葩什么并不重要。

  这只是一台试点设备,它能够实现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生产就足够了。

  在材料领域,外观永远比不上实用。

  对于徐川和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工程师团队来说,也没人在意它的外形,只看它能否生产制造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