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报告的背后,《华盛顿时报》还用了很长的篇幅附上了这位蒋康才的理论和部分证明论文。以及有关陶哲轩支持NS方程不存在光滑解的证据。

  此外,《华盛顿时报》还在新闻结尾对他进行了邀请,邀请他正面回应这个问题。

  “徐川先生您好,我是《华盛顿时报》的编辑安德鲁·惠特,如果您看到了这篇论文的话,作为一个学者,是否应该会回应一下呢?”

  “毕竟这不仅仅关系克雷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米金,更关系到NS方程是否存在光滑解,以及一名学者的荣耀。”

  “我相信蒋教授已经扎起2008年就已经证明了NS方程,只不过数学界一直都在以一种偏见的态度忽视他。”

  “如果他真的做到了证明NS方程不存在光滑解,毫无疑问NS方程相关的奖项应该给与他。包括克雷数学研究所的那一百万米金,以及一枚菲尔兹奖章。”

  一篇新闻看下来,徐川忍不住直摇头。

  一家臭名昭著的期刊,和一个研究流体工程力学,曾在数学上大放厥词的教授,可以说是绝配了。

  《华盛顿时报》就不多说了,这家南韩金主开创的报刊,大部分时候都在抹黑别人。

  而这位蒋康才,他其实也有一点记忆。

  上辈子的时候他研究可控核聚变,找费弗曼合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两几乎翻遍当时有关NS方程的大部分文献。

  这个蒋康才的理论,他和费弗曼都看过。

  不过也就仅限于看过而已。

  老实说,这位蒋教授和那些民科其实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他是一名物理学家,而且算是应用方向的,主要研究的是流体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也的确是从华国移民出去的。

  但是他并没有什么重大成就,别说世界级的了,就是国家级荣誉都没拿到过。

  可能是后面因为做实验的关系?在他建立起来了一个对流体力学还算有些用处的‘能量梯度理论’。

  当然,其实也是模仿的柯老的K4理论,只不过加入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理解。

  因此而获得了移民米国的机会。

  后面在移民米国后,就一直致力于将他的能量梯度理论推向NS方程,曾经带着论文闹过《数学年刊》和国际数学联盟。

  然而十几年来,并没有几个鸟他。

  因为用纯物理方式来解释NS方程压根就走不通。

  他的理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物理概念和数学不是等价的,物理中不存在数学意义的光滑。

  而在他的论文中,速度U为零就能被定义成奇点。

  但是速度U为零,怎么就能在数学上定义为奇点了?这和光滑性也没有半毛钱关系啊!

  而且出现间断点在超声速流体里是很常见的事情,各种激波都是速度间断区,按这位蒋康才教授的说法,都可以算作奇点了。

  从这来看,简直是离了个大谱。

  若要说这篇新闻中最耍小聪明的一点,大概就是将陶哲轩给牵扯进来了。

  没错,在15年的时候,为了审核哈萨克斯坦的数学家穆赫塔教授的论文,陶哲轩针对性的建立了一套‘类线性算子抽象方程’数学工具。算是穆赫塔教授的另一种对称平均版本。

  而在这个版本中,陶哲轩直接干脆利落封杀了哈萨克斯坦穆赫塔教授的抽象证明思路。

  不得不说,构造反例果然是天才们喜欢干的技术活。

  事实上不止是陶,其他数学家也干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要说最近在这方面最有名气,大概就是解决了12年的时候解决赫希猜想的数学巨匠史蒂芬·斯梅尔了。

  他在研究赫希猜想的时候构造了一个43维86面的多面体反例,通过对第一个反例进行一系列复数和胶合技巧构造了在固定维度d下的一系列直径是(1 e)n的多面体(e是一个正数),得到了无限多的反例,从而推翻了赫希猜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