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二百七十八章:不愧是徐教授!(1/3)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更新时间:2023-12-29 09:35:49
  在解决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中子的数量的来达到提升核废料衰败的速度,稳定电能的转化速度。

  这是徐川从一场‘变质’的篮球运动上意外得到的灵感。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直线粒子加速器的能级要求可以降低,至于能降低到多少,还要具体实验。

  毕竟要同时兼顾到直线粒子加速器的能级和稳定性的确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粒子加速器会越修越大的原因。

  比如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lhc,其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七公里,米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直线粒子加速器长度达到了三点二公里。

  不单单是因为将一颗粒子加速到越接近光速需要的能量和管道越长的原因,也有着稳定性和控制性的关系。

  徐川不可能为了‘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去修建一个大型强粒子对撞机。

  那不仅耗费时间也耗费资金,而现有的直线粒子加速器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不使用直线粒子加速器来催化核废料的衰变,但单纯的依赖辐射隙带材料来转换辐射电能有着各种缺点。

  如转换效率低、发电量低、占用场地时间太长、转换不稳定等等。

  而直线粒子加速器在中间起到的就是一个催化稳定作用。

  原本要数百年数千年才能完成晒变的核废料能缩短到二三十年就能消耗掉里面大部分的辐射。

  ......

  迅速赶回办公室,徐川打开了工程设计图,重新开始梳理思路,修改绘制图纸。

  他并不是专业的工程人员,无法按照标准来进行修改设计图纸。

  但以前他也主持过不少的大型项目,特别是在高能物理领域,很清楚粒子对撞机的结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徐川也不要求自己将工程图纸修改的完美,只需要标准清楚该怎么修改,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就够了。

  至于如何修改,需要使用怎样材料,如何施工,那是工程人员需要考虑的事情。

  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几张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的设计图重新出现在电脑中。

  看着显示屏上重新设计的图纸,徐川认真的检查了一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次修改,主要改造的是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的螺旋加速腔室节点和主环管道。

  前者通过增加一个smi控制尾场,达到对粒子流束稳定性的提升。

  后者,则增加一份中质子增材。

  通过粒子流束的撞击,衍生制造出更多的微观粒子,以达到高效启动核废料晒变的能力。

  其过程有些类似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一颗中子轰击一粒原子核,然后制造出更多的中子去轰击更多的原子核,一经启动就无穷无尽。

  不过核辐射电能转换这个不同,它需要直线粒子加速器不断的补充第一颗中子才行。

  毕竟,核废料本身就是已经将核燃料内部大部分铀235裂变完了的废料,不补充链式中子,就无法快速的启动链式反应。

  .......

  带着重新设计出来的图纸,徐川发了个消息,召集了核工业园区的高管和研究员开会。

  理论上来说,他构造的这种新方案应该能满足要求,但总得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不是么。

  更何况在核裂变领域他也不是真正的专家,尽管以前研究‘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的时候深入了解过核废料核燃料等东西。

  但和那些深研专精此道的专家们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研究所的办公室中,收到徐川的消息后,韩锦和祁中兴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联系手下其他有资格参加会议人员迅速赶了过来。

  “这是我针对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做的一份补丁设想,大家可以先看看,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交流。”

  会议室中,徐川让工作人员将打印出来的修改设计图纸等资料分发了下去。

  听到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的解决方法,会议室中的众人都好奇迅速的拿起了资料翻看了起来。

  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问题,是他们最近一直都在研究的问题。

  对于核废料发电站来说,这个问题目前影响的确很严重,但要是能想到解决办法,说不定能在眼前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面前留下一笔浓重的记忆。

  就国内的情况来说,诺奖 菲奖的独特地位让这位已经成为了新的独立学阀级存在。

  若是能获取到他的好感,那简直是大赚!

  然而遗憾的是,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解决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