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二百六十七章:改变物理大厦的发现!(2/3)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更新时间:2023-12-29 09:35:49
  

  “它是宇宙的主体构成部分,至今仍未被我们发现。”

  “而惰性中微子同样是物理学理论上提出的一种宇宙基础粒子,它可能是构成暗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从这次alice探测器13tev能级对撞实验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这一区极有可能隐藏着一颗目前人类未知的粒子,而从各数据来看,这颗未知的粒子有可能是理论中的惰性中微子。”

  话音落下,台下无数的媒体记者纷纷又将手举起来了。

  这次徐川就随便挑了,被点到的媒体记者相当兴奋。

  “徐教授,您刚刚在报告中提到了一个专业名词,3sigma的置信度,能否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呢?”

  徐川:“sigma是统计学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个标准,也称作“标准偏差三倍法”,是一种统计准则,用于衡量特定测试项目特定样本组合的正常范围。”

  “你可以理解为,3sigma意味着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在99.73%以上。”

  闻言,台下人群再次骚动了起来。

  特别是对于这些并不是很都懂高能物理的领域的媒体记者来说,99.73%的概率可以说已经很高很高了,这个概率几乎和发生了没多大区别。

  “徐教授,请问如此之高的概率,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已经找到暗物质了?”台下有媒体记者迅速跟进问道。

  徐川摇了摇头,道:“我可从没说过这种话,在物理界,如果要确定一件事情的发生,亦或者确认一颗新粒子的存在,需要至少达到5sigma的置信度以上。”

  “5-sigma置信度可以理解为,所观测到的结果99.99994%是真实的结果,只有达到这个置信度,才可以确认真实存在。”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围绕这颗未知的新粒子进行更多的实验,收集更多的数据提升置信度。”

  话落,又一个媒体记者站了起来:“徐教授,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一场对撞实验是在2018年9月28日进行的。”

  “而在对撞实验启动的当天,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生7.5级地震,导致两千多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请问这两者是否有所关联?是否是lhc的运行导致了苏拉威西岛地震?这是否是上帝的警告?”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看了提问的媒体记者,果然,搞事的是一名外国记者,正一脸仇视的看着他。

  “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事情,事实上lhc的运行并不是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任何的破坏,更不会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

  在新闻发布会上,每次都有这类媒体记者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更有一批人自始至终都认为lhc的运行会给地球带来灾害,因此每年都会集结一大批的人抗议,阻止lhc的实验。

  对此,徐川只能表示,国外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真的拉胯,这类人就该去治治脑子。

  不过这话他可不能在发布会上说,而且回答这个问题用词还得谨慎,一旦被这些媒体记者抓到了什么能够断章取义的回答,那真是掉进茅坑不是屎也是屎了。

  .........

  大礼堂中,气氛相当火热。

  除了少部分的媒体提出了一些稀奇古怪问题外,更多媒体记者注意力都在惰性中微子、暗物质、宇宙这些东西上。

  没办法,这一发现实在是太惊人了。

  惰性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

  如果13tev超高能级的对撞实验数据中真的存在一颗这样的粒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将是颠覆性的发现。

  在场的不少人都想到了近十年前的“中微子超光速事件”,当时来自意呆利的中微子振荡乳胶径迹(opera)合作组宣布,在一次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超越光速的中微子”。

  这一结果险些将直接打破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创建的狭义相对论,也差点颠覆整个物理学界。

  但庆幸的是,后面证实超光速中微子并不存在,只是一根有问题的光纤电缆引起的问题造就了这一起令人尴尬的乌龙事件。

  而这一次,惰性中微子这颗有关暗物质的粒子,如果被证实,尽管它不会直接颠覆整个物理学界,却会给人类带来更加广阔的未来。

  .........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消息传递的速度毫无疑问是相当快的。

  在新闻发布会举行完后的当天下午,各家媒体就迅速将发布会上的内容传递了出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