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一百五十九章:失败是成功之母(2/3)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更新时间:2023-12-29 09:35:49
  

  从2010年3月开始,LHC就开始了紧锣密鼓地进行数据搜集与分析,但直到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才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粒子。

  这一场探索希格斯粒子的旅程,持续了整整两年多,对撞能级找遍了100~180GeV区域,最终才在125-126GeV探测到超额事件,找到这颗神秘的粒子。

  综合这两点来判断,这次的实验数据中可能蕴含有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数据与线索的概率相当低。

  不过虽然对从这次的实验数据中找到线索不报什么希望,但借助这次数据,对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能级做一个数据分析或许能做到。

  毕竟在如今的,想要寻找一种新的粒子亦或者的现象,靠的是通过LHC在不同能级下的不同粒子对撞来分析实验数据的。

  就像希格斯粒子,对撞能级找遍了100~180GeV区域一样。

  如果不是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恐怕LHC也不会专门为其做两年对撞实验。

  毕竟大型强粒子对撞机的每一次启动,都是以百万米金,甚至是千万米金为单位烧钱的。

  LHC的功耗超过200兆瓦,也就是每小时的耗电量超过了20万度电。

  如果按照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用电2000度来计算,LHC运行一小时,足够一百户普通家庭使用一年了。

  这还仅仅只是对撞机运行时消耗的电量,没有算其他的东西,比如大型超算处理数据什么的,这些同样都是巨耗电的设备。….除此之外,还有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等开支。

  这样烧钱的行为,如果不是为了找到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颗粒子,验证质量起源,恐怕也不会干。

  而利用数学,对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对撞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它会在哪一个能级出现耦合现象,确定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一对底夸克(H→BB)的理想通道,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价值。

  往物质方面来说,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步,最少能节省数千万甚至是数亿米金的对撞资金。

  往科研发方向来说,这是寻找新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进展。这些分析是测量希格斯玻色子性质漫长旅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质量的起源关键。

  这也是徐川在解决自己的‘质子半径之谜’问题后,在明知道这次的实验大概率无法找到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停留在,加入导师陈正平团队的原因。

  也是他将这辈子的主要学习方向定为数学的原因。

  在学术界,至少在物理界,是离不开的数学的。

  数学计算和数学分析虽然没有办法直接让你看到粒子或者对撞现象,但它能分析对撞数据,找到关键点所在,进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顶级的物理能力 顶级的数学能力碰撞在一起,能推动的东西比想象中更多。

  这一点徐川现在深有体会,他现在在数学上的能力还算不上真正的顶尖,但就已经帮助他解决了不少的麻烦了。

  比如陈正平的二硒化钨实验,此前的Xu-Weyl-Berry定理计算天体参数方法,这次的质子半径之谜等等,都是从数学出发的。

  这也让他相信,如果这辈子将数学能力点到顶尖,他肯定能看到上辈子无法看到的一些新东西。

  .......

  加入导师的实验团队后,徐川白天跟随着陈正平一起分析数据,‘学习’理论物理方面的知识,晚上则在酒店中完善着自己的论文,日子倒是过得相当充实。

  在已经提前知道了结果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日夜加班去完成实验数据分析。

  距离南大提交这次报告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此之前完成就足够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眨眼间,时间就已经来到了九月中旬。

  华国区的办公室中,徐川坐在一张办公桌前,盯着桌上的数据发呆。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足够他将实验数据全部过一遍了。

  尽管他很希望能在这次的实验数据中找到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的线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