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 第一百三十五章 :毕业(1/3)

小说: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更新时间:2023-12-29 09:35:49
  “呼~”

  从导师的办公室出来,徐川眯着眼睛盯着远处湛蓝的天空长舒了一口气。

  被几位校领导唠叨了好些次,他似乎也该毕业了。

  要说毕业,他其实早就可以毕业了,只是之前因为物数双修的关系,他觉得也得在物理上做出点成绩平衡一下才好毕业。

  但现在看来,的确也该毕业了。

  虽然在粒子物理上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天文物理上的成绩也不算差。

  粒子物理是物理的分支,天文物理也是物理的分支,四舍五入一下,他在天文物理上的成就,也可以当做是物理上的。

  至于之前为粒子物理准备的‘质子半径之谜’的问题,就留到博士生阶段作为博士生成果好了。

  而且在‘质子半径之谜’问题这一块,纯数据分析方向他也不是没有进展。

  利用对他而言充足的科研经费,他从各大物理期刊以及论坛网站上购买了大量相关的论文与资料,并对其做了一部分的辅助分析。

  只是说,因为后续参宿四科研实验的关系,这部分的分析结果他没来得及发出去而已。

  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毕业,那这些东西就留到博士生阶段再发表就好了。

  此外,他去普利斯顿学习,能在普林斯顿借用的资源,比在南大这边要多太多了。

  就比如研究‘质子半径之谜’这一问题,如果他想在南大做物理实验,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的话,需要跑去白城借用国家唯二两台的质子对撞设备。

  而且按照目前公布一些参数信息来看,这两台质子对撞设备都达不到实验要求,真要搞定这个项目的话,得去国外。

  比如去欧洲,借助那边的粒子对撞设备。

  但说实话,从华国递交过去的申请,能通过的申请还是比较少的。

  当然,能验证确实是有意义对撞申请,且不涉及机密的话,还是能通过的,但相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申请来说,通过率肯定大打折扣。

  没有其他的因素,唯‘排他’二字。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和科研设备是有国界的。

  整个西方,愿意看到东方崛起的国家,可以说没有。

  哪怕是单纯的的基础科学领域。

  但在普林斯顿的话,就不用操心这个了。

  普林斯顿虽然没有自己的质子对撞设备,但它有繁多的合作科研机构和科研实验室。

  从普林斯顿进行申请对撞实验,无论是米国自己的质子对撞设备,还是欧盟那边的,只要是做正常的科研实验,几乎都不会有拒绝的情况,只是会依据项目的紧要性进行时间排列而已。

  一方面是米国的影响力在西方国家中的确夸张,另一方面则是从普林斯顿走出去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遍布全世界。

  不看僧面也看佛面。

  ........

  对于毕业,虽然徐川已经经历过一次,但再次经历时心中依旧满怀感慨。….不过在确定了提前毕业后,他倒是暂时放空了下来,没有研究数学和物理,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沉浸在书本中,每天三点一线。

  临近毕业时,他反而恢复了一个普通大学生该有的生活样子,每天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下课,偶尔去一两趟图书馆借两本书,甚至还被上辈子的舍友拉去打游戏了。

  “川哥,你是不是要提前毕业准备离开了?”

  小贤庄中,徐川和前世的三位室友围绕着一个土灶聚着餐,吃着东西。一旁,和徐川一起参加过物竞的孔中和徐川砰了一杯后问道。

  听到询问,另外两个室友樊鸿和周林纷纷抬起了头,看向徐川。

  校园中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徐川要毕业的消息其实已经流传了很久了,自从Weyl-Berry猜想被证明后,南大数学系的学子就都知道他肯定要提前毕业的,只不过时间方面一直不确定而已。

  直到这段时间,徐川每天上课的反常行为引起了几位好友的注意,估摸着他可能快要毕业了,便拉着他玩了几天,顺带凑一起聚了个餐,算是给徐川践行。

  徐川点了点头,道:“嗯,快了,毕业估计就在这一周吧。”

  毕业的事情,学校那边催了不少次了,包括他的导师都是在催他毕业,他也就不再拖了。

  没必要为了平衡物数双修的成绩强行再在粒子物理上搞点东西出来。

  至于毕业论文啥的,他压根就没写,直接将之前的Weyl-Berry猜想的证明过程和参宿四氢包层内伴生恒星的发现交了上去,分别当做数学和物理的毕业论文了。

  他丢了两份高级论文上去,学校那边看都没看就通过了,直接让他准备一下答辩,走个流程就差不多了。

  闻言,三名好友都有些感慨和惆怅。

  别人大学四年,他倒好,一年都没有就直接毕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院士,大国院士最新章节,大国院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