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样的行动,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也是尝试着向幕府的权威提出挑战。所以,德川幕府的反应也是很快,公元1627年,德川家光授意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宣布,今后只要是违反《公家诸法度》中关于紫衣条文的人,一律免职受罚。朝廷方面则无奈的表示:“今后总之不会再做这种无效的事”。
事件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德川幕府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天皇的威信,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不过,这还无法和兴子发生直接的关系。紧接着的“春日局参拜事件”,才完全改变了兴子内亲王的一生。
【作者注:春日局是斋藤利三的女儿,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奶妈。这个事实在“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中,只要介绍斋藤利三时都会提及。当时我还纳闷呢,不就是将军的老妈子吗,哪个将军不是有一大堆?后来深入了解了,才知道这老太婆不简单。关于春日局的事情足够写一篇专门文章介绍了。】
“紫衣事件”发生不久,春日局在幕府的授意下近京谒见后水尾天皇,但历来的规定是只有“从五位下”以上官位的人才能入宫晋谒天皇。而春日局当然不可能有从五位上以上的官位,一个奶妈而已,能够有什么样的地位?但是迫于幕府的压力,后水尾天皇不得不接见了她。
后来,接受了朝廷紫衣的很多高僧因拒绝幕府的命令而被放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参拜事件”以后,后水尾天皇感觉受到极大的侮辱,但他又无力进行其他反抗活动,就宣布退位,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兴子内亲王得以即位,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第109代天皇——明正天皇。这一年是公元1630年,其时兴子内亲王只七7岁。
要是历史的规矩没有发生变化的话,这位女子明正天皇应该在位十三年,到公元1643年(崇祯十六年),明正天皇异母弟素鹅宫亲王长到十一岁的时候,明正天皇决定让位给他,是为第110代后光明天皇。明正成为太上天皇,并由幕府那边得到每年五千石的贡米。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女天皇的寿命,非常长,直到公元1696年才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在当时的人来说,这个寿命,已经是相当的长了。明正天皇终身未婚,当然也没有子女。如果让她自己选择的话,她大概宁可生在普通百姓家,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这个日本女天皇,年龄好像的确和薛凝影差不多……”
张准自言自语的说道。
日本有个这么弱势的天皇,的确是外来势力干涉的好时机。别看这个女天皇是德川家安排的,支持女天皇的人,和德川家可没有太大的关系。天皇背后的势力,从来都是德川家的对头。天皇和德川幕府的对峙,注定了日本人不可能一直团结对外的。虎贲军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肯定可以让历史的发展,出现一定的变数。
事实上,在日本国内部,反对德川幕府统治的战斗,从来都没有平息过。其中最出名的战斗,莫过于岛原起义。长崎岛原半岛以南的天草岛,本来是在西南诸侯保护下的一个传教中心,有很多农民信教。幕府把原有大名转封,另派松仓重政统治。岛原土地贫瘠,又从公元1634年起连遭灾荒,而松仓氏残酷剥削有加无已,并残暴迫害信教农民,激起了当地人的强烈反抗。
公元1637年,岛原农民以教徒和浪人为中心,推举十六岁的天草四郎时贞为主将,发动起义。起义者夺取领主粮仓,准备进攻长崎。幕府调动十余万大军镇压。农民军两万五千人坚守起义根据地岛原城达五个月之久,给官军沉重打击。以后,幕府竟勾结荷兰商船炮轰农民。次年二月,起义军因粮尽援绝失败,领袖时贞和农民男女一万多人英勇牺牲。但是零散的反抗斗争仍继续了很久。
在岛原起义以后,德川幕府加紧执行禁教政策,屠杀教徒,同时决心实行闭关封锁。早在起义以前,将军德川家光就开始驱逐葡、西等国商人,除中、荷两国外,禁止外国船只在长崎、平户两地以外停泊。公元1633年,德川幕府又决定驱逐欧洲人,同时禁止本国人出国,已在国外的不准回国,违者处死刑。
公元1639年,幕府下最后的“锁国令”,禁止与外国贸易,各国商人教士等都被驱逐,只许中、荷两国在长崎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注意,这个所谓的中国,其实就是郑芝龙海盗集团,其他人都不算在内。
不过,要扶持日本天皇对抗德川幕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日本的军队,数量还是不少的,纠集出二十万的正规军,不是什么难事。在丰臣秀吉的时候,日本军队进入朝鲜的,就超过了十五万。这些军队,目前大部分都掌握在德川家的手里。
十七世纪的时候,日本国的人口,大约有好几百万,本身的人口要比鞑子多得多,因此,兵员的数量,也要比鞑子多得多。要是采取削减人口的办法,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