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第780章 中华民族,不要汉奸!(2/3)

小说: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更新时间:2023-07-04 22:24:33
  

  坐下来以后,黄得功的神情,有些寂寥,有些痛苦,又有些无奈。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慢慢的说道。

  “姓祖?”

  张准嘴角边露出微微的冷笑。

  只需要说一个姓就知道了,不需要说其他。因为,这个姓,在辽东,代表了很多人,如祖承训、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祖宽等等。这个姓,还代表着很多含义,如辽东本地派,李成梁后人,辽东军事集团等等。反正,明白的人会明白,不明白的人永远都不明白。

  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纵着辽东的具体事务。辽东监军、蓟辽督师、辽东巡抚,都需要看这群人的脸色而存在。如果上头的意思,符合他们的需要,他们才会积极的配合。否则,阳奉阴违,磨洋工,打冷枪,甚至是暗杀手段,都层出不穷。

  崇祯皇帝要他们撤回去关外,这群人当然不愿意。既然不愿意,那就要制造麻烦。在什么人的身上制造麻烦?当然是张准本人了。在这个团体看来,张准这个外来户,没有他们的配合,想要在辽东站稳脚跟,那是不可能的。龙飞虎的大闹,只是在“善意”的提醒张准,不要忽视他们的存在。

  “那个叫龙飞虎的,只是外号,他本来姓祖。”

  黄得功用这样的话,结束自己的解释。

  够了,足够了。

  有这样的一句话,所有的内幕,都已经揭开了。

  “吴三桂,祖大寿是你的舅舅,是吧?”

  张准忽然冷冷的说道。

  “是的。”

  吴三桂的语调,听起来怪怪的。

  “这样特殊的见面礼,他没有跟你打招呼?”

  张准冷冷的说道。

  “都督大人,下官是真的不知道。你要是觉得下官欺骗了你,你将下官推出去斩首,下官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吴三桂无奈的回答。

  张准冷冷的盯着他片刻。

  “哒哒哒!”

  北方忽然传来密集的急促的马蹄声,似乎有大量的军队赶来。

  吴三桂神色一喜,急忙说道:“监军大人来了!”

  张准鼻孔冷冷的哼了哼,懒得站起来。高起潜,你总算是到来了啊!你邀请我赴宴,结果,我刚刚上岸,都屁股都还没有坐下来,就有人善意的提醒我要怎么做了,还真他妈的热情周到啊!

  “都督大人!”

  “监军大人!”

  “督师大人!”

  不但高起潜来了,蓟辽督师吴阿衡同时来了。

  两人的随从都不少,张准的随从也不少,一时间,场面十分的热闹,到处都有人互相行礼打招呼。熙熙攘攘间,高起潜和吴阿衡都来到了大厅的面前。出于礼貌,张准也到了大厅的前面。

  高起潜的外貌,还算过得去,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如果贴上几缕胡子的话,一般人都看不出他是太监。其实,崇祯的用人,也没有十分的错误,在他身边的太监里面,高起潜的确是最知兵的。但是,用太监领军,本来就是错误,大前提都错了,后面自然是错上加错了。

  至于吴阿衡,则是偏向于文弱的书生,脸颊瞿瘦,眼睛深陷,不苟言笑。要说高起潜给人非常平和的感觉,这个吴阿衡,则是给人一种清高的味道。明朝的大部分文官,都有这样的味道。他们明明是统军的主帅,却总是不愿意和手下的丘八将军们打成一片。双方互不了解,打起仗来,自然是破绽百出。

  “监军大人!”

  张准挺直身躯,来到高起潜的面前,不卑不亢的问好。

  “都督大人!”

  高起潜的回应,十分的亲热,就好像是看到了老熟人一样。

  事实上,要说两人的关系,还真是不算浅了,只是两人没有见过面而已。两人之间,真的是有太多的事情心照不宣了。

  “张都督。”

  吴阿衡不冷不热的向张准打招呼。

  “吴督师。”

  张准同样是不冷不热的回应。

  对于吴阿衡这位蓟辽督师来说,张准接管辽东,他的确是不太舒服的。因为,蓟辽督师的位置,本来是大明国最炙手可热的官职,但是随着张准的到来,这个位置,已经变成了虚职了。说不定,过一段时间,朝廷连这个虚职都要撤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见面,自然没有什么好话。对方没有什么好话,张准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话。辽东又不是他想来的,是皇帝老子叫来的,你们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们更加不顺眼。耗费无数钱粮,却被鞑子压得死死地,这不是废物是什么?

  幸好,高起潜还是非常懂得客套的,处事也非常的圆滑,有他在吴阿衡和张准两人之间中和,两人总算是没有立刻顶撞起来。当然,有些反应比较灵敏的人,已经察觉到蓟辽督师和虎贲军大都督之间,有些不对路了。

  高起潜随即介绍自己带来的随从。他带来的人员,还真是不少,武官品级最低的,都是正一品的总兵官。文官品级最低的,乃是正四品的兵备道。看到这些人,张准才发现,大明朝还是有不少的精锐的,只是他们在辽东这个地方,根本没有机会让别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比如说,曹文诏、曹变蛟这两个总兵官。这两个家伙,一眼看过去,就是桀骜不驯的人物。曹文诏本来一直都在***陕西流寇的最前线,去年才调往辽东的。可见,明国朝廷,的确是不遗余力的往辽东集中精锐,试图反击鞑子的。只可惜,这样的想法好是好,就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请!”

  “请!”

  “请!”

  三人互相招呼着,进入大厅内。

  在三个顶级大员的面前,黄得功、唐通、曹文诏、曹变蛟,以及其他跟来的十几个总兵官,只有靠边站的份了。崇祯年间,明军至少有上百名的总兵官,这些总兵官又有半数以上,都在辽东。这么多的总兵官聚集在一起,的确让人叹为观止。用一句俗话说,扔一个砖头,砸死三个总兵官,形容眼下的情况,是非常适合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刺明,刺明最新章节,刺明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