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前辈高人(1/2)

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4-04-30 17:05:28
  他一边讲解,一边专注地对古画揭裱,丝毫没有留意到周围一干大佬们惊喜的目光。

  这个行当主要都是靠师徒传承,大师们研究的是“技艺”,而不是“历史知识”和“理论研究”,很多在这一行当里淫浸了一辈子的老人,都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这一行最初起源的推断,从理论高度进行的讲解。

  周围的画家们就更是如此,虽然绘画与装裱没法分家,但是他们也只关注师傅们的技术如何,最多对纸张笔墨有点讲究,更不会去研究这一行的来龙去脉。

  所以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到了明代,随着江南变得丰足,扬州成为文化中心,书画装裱行业也已经进入成熟期,这个时候就有人称呼书画装裱师为‘画郎中’,就像医生是给人治病的职业一样,‘画郎中’,也是已经能够给书画治病的职业。”

  “在这个时期,扬州出现了一位装裱大师,叫周嘉胄,而且他学术水平还颇高,将装裱工艺写成了一本专著,这也是我国的第一本成系统的书画装裱专著,《装潢志》。”

  “在《装潢志》以前,关于书画装裱的论述,向来只能在古人的笔记当中见到只鳞片爪,《装潢志》全面总结了装潢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对装裱工艺的重要性,工作态度,技艺标准,都有了全面的描述。”

  “周嘉胄字江左,明万历、崇祯时扬州人,卒于清顺治年间。晚年寓居南京,与盛胤昌等人合称‘金陵三老’。”

  “他在《装潢志》中阐明了装裱之优劣关系到‘名迹存亡’,提出装裱良工应具备‘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四项标准。”

  “他还倡导书画鉴赏家和装裱匠师应该密切配合,批评了当时有的工匠忽视质量、偷工减料的做法,主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技艺。”

  “到目前为止,我们从事书画修复的原则还是没有超过这本书的规定,书中有关书画装裱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技法,对今天的书画装裱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该书堪称一部对古书画修裱描述准确、裒辑精审且文笔巧妙的著作。”

  “明末清初时,扬州装裱技艺就已形成独特风格,与‘苏派’,‘京派’,并称‘天下三大流派’,尤以‘善仿古装池,擅长揭裱古画’闻名于世。”

  “清人吴其贞《书画记》云:“扬州有张黄美者,善于裱背,后为梁清标家装。”

  “梁清标字玉立,明崇祯进士,清顺治、康熙时任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尚书等。他在诗词文章方面才华出众,在书画收藏鉴赏方面也颇有造诣。梁清标对书画装裱极为讲究,是康熙收藏鉴定的得力助手,而扬州装裱师张黄美是其好友。”

  “到了乾隆年间,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有多达五百多位知名画家活动于扬州,书画艺术的兴旺,促进了装裱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许多这个时代文人的笔记里,出现了一個装裱行的重要人物,叫叶御夫,因得到‘唐人熟纸法’而技艺超绝,善治旧绢,成为扬州派装裱的先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重生之乘风而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