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成交(2/2)

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4-01-15 01:45:35
  

  从文物残品和典籍记载,仿造出这两台大花楼织机,搞清楚工作原理,也花了杨德全和徒弟们不少的力气。

  之所以名叫大花楼,原因就是它比一般的织机多了一个束综提花的装置,这个装置在织机上方三尺位置,成为“花楼”,挽花工坐在上面挽花提综,由他决定织锦的图案。

  同时织机下面还有一人,坐在机头的位置穿梭打纬,两人通力合作才能将美丽的锦缎织出来。

  织机长度大六米,高有四米,整部织机差不多由两千个部件构成。

  最重要的数据是宽度,因为织机的宽度决定着最终成品的宽度。

  大花楼织机的宽度有一点四米,几乎是古人手臂伸展打梭的极限宽度。

  这是中国古代织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法国人贾卡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穿孔纹板,用打孔的纸板和钢针控制提花,相当于把花本按顺序分页,一步用一张纸板,这样大大地节省了人工和培训时间,挽花工的工作变得不再重要,只需要懂得操作,按顺序更换纸板就行。

  再到后来,更换纸板的动作被程序化了,提针的上下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控制,这就是和现代化的电脑自动提花机的工作原理。

  听完杨大师的讲解,周至对于根据古锦纹样复原出古代花本的工作就更加有信心了。

  见识了古锦,织机,了解了制作工艺之后,回到接待室里再看艾德莱斯丝绸,就能够发现里边充满了巧妙的“偷懒”思路。

  分段染色的工艺,实际上就是将花本提前染到了经线上,排好经线后丝绸的纹样实际上就已经固定了下来,剩下的工程就是打梭编织。

  这样的法子编织出来的纹样当然不可能如蜀锦一般多样复杂,但是人家也有极大的好处,那就是轻薄。

  有因为编织的时候没有“提花跳经”,还兼顾了耐用性。

  在北疆隔壁绿洲里,这样一件丝绸,实用性怕是比厚重繁密的蜀锦还要受欢迎。

  高端服装定制也是工坊的业务,尤其是《故园》大火之后,找工坊定做服装的订单络绎不绝,现在老妈唐琪她们的衣服,杨大师都已经没有时间亲自动手,只能自己剪裁,再安排徒弟来缝纫。

  好在大体设计各人都已经有了主意,池薛荔现在也算半个内行,周至的大写意画功也勉强能用,在池薛荔的指点下,周至在杨大师的弟子绘制的草图上添加几笔,传递大家的意图还是办得到的。

  等到搞定了这事儿,商量工钱的时候,杨德全笑道:“工钱就不用了,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杨德全将江舒意拉出来:“我想麻烦舒意给我们做好的几套衣服拍一套宣传照,她的气质很迷人,既有古典的韵味,又糅合着西方的美。”

  “啊?”江舒意以前在帮外婆画绣本,对于女红技艺也很有兴趣,今天乖乖跟在周至身后大开眼界,吸收了不少学问。

  不过她也料不到最后事情还会牵扯到她这儿来,不由得吃了一惊。

  “婷婷现在的形象我们不能乱用了,不过舒意帮我们拍一套没问题吧?”杨德全笑眯眯地加码:“要是舒意你同意的话,拍完我送一套古服给你!”

  “成交!”江舒意还没说话呢,周至已经拍手同意:“不过得我来拍!”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重生之乘风而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