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李方膺(2/2)

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4-01-15 01:45:35
  

  任上,李方膺因开仓救灾立功。灾后还写下《小清河议》、《民瘼要览》、《山东水利管窥》等著作。后因反对新任总督王文俊的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触怒上司,被罢官入狱,史称“兰山冤案”。兰山、莒州一带农民成群结队,自带鸡黍米酒前往青州监狱探视。狱吏不许见,老百姓就把带来的钱物、食品往监狱的高墙里扔,留下的酒坛子把监狱的大门和甬道都堵住了。

  这场冤狱一拖三年。直到清乾隆元年,乾隆追究起开垦失策扰民之事,罢王士俊,才得平反。

  任合肥县令期间又逢饥荒,李方膺自订救灾措施,又因不肯“孝敬”上司遭嫉恨,太守加之莫须有的“贪赃枉法”罪名,罢官。

  李方膺前后做县令二十年,一共三次为太守所陷,因此决意不再入仕,感慨:“两汉吏治,太守成之;后世吏治,太守坏之。”

  罢官后的李方膺寄居金陵项氏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画上也常钤“换米糊口”之印自嘲。

  这个时期,他与居住在南京的大诗人袁枚,篆刻家沈凤过从甚密,时常联袂出游,时人称之为“三仙出洞”。

  李方膺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

  但是李方膺对自己的画作最得意的,却是“风”,常以秃笔画叶,纵横涂抹,着力于刻画自己描绘的植物,在风雨飘摇的神态,认为自己找到了前人画不来的笔法和意境。

  他的《潇湘风竹图》上就得意地留下一首诗:“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

  临终前,他在自己的棺木上写下一生的遗憾:“吾死不足惜,吾惜吾手!”

  就书法和诗歌水平而论,相较大家都在追捧的郑板桥,周至其实更喜欢李方膺。

  比如现在的《墨梅图》上,题着的诗歌是“十日厨烟断米炊,古梅几笔便舒眉。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

  简直风雅到了极致。

  但是这些却不是周至优先修复此画的原因,而是这幅画有些古怪。

  相比于从阳家老宅收来的其余画作,李方膺这幅《墨梅图》伤损特别多,裂痕繁密。

  周至将之展开后,发现了这幅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裱底过厚。

  扬州八怪,他们的画作当然基本都是南工装裱,最起码的首裱必定是南工。

  按理说八怪的作品,怎么都不该被人如此对待,出现这样拙劣的工法才对。

  可是偏偏出现了,这就让周至更加的狐疑。

  为了不伤损画心,周至没有一上来就揭裱,而是先用喷壶喷了些温水湿润画卷,让断裂卷曲的纸张松弛下来。

  画卷一被弄湿,立马就出现了晕染现象,吓得周至魂飞魄散。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重生之乘风而起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