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三百章 其利受损,必定生怨(3/3)

小说:红楼之挽天倾 作者:林悦南兮 更新时间:2024-04-21 06:12:32
  

  贾珩道:“王节帅这次成竹在胸,魄力十足。”

  施杰笑了笑,目光闪了闪,开口说道:“有件事儿,想听听子玉的想法。”

  贾珩道:“施大人客气了,在下见识浅薄。”

  施杰笑了笑,道:“子玉可不是什么见识浅薄,阁老先前也是赞誉有加。”

  “那是阁老高看。”贾珩谦虚了一句。

  施杰笑了笑,道:“兵部最近打算和五军都督府协商,趁京营整军裁掉一些定额,京中十二团营,兵马多达二三十万之多,空耗钱粮,却不堪大任,兵部之意是每营初定额万五,仍分神机、神枢、五军,子玉意下若何?”

  贾珩沉吟半晌,道:“施大人,京畿三辅之地,团营拱卫京师,震慑宵小,兵马少了,恐怕京师安危有碍。”

  施杰之意是趁着整顿,将十二团营压缩至每营一万五千人,如此一来,整个京营之军大概就十八万左右。

  这个也不是不行,但问题在于,设想可能是好的,如果战力仍是不行,那么最终还是要走到扩军的老路上。

  施杰道:“子玉啊,不整军前,兵马同样连二十万都没有,如今行精兵选锋之法,将兵额控制在二十万内,应无大碍。”

  贾珩想了想,问道:“这是李阁老的意思?”

  施杰面色顿了下,解释道:“这是本官之议,已向阁老陈述,阁老之意,是听听你这等带兵将领的看法,二十万人控制京畿三辅,应是足够的吧?”

  “够倒是够。”贾珩思索了下,续道:“兵在精而不在多,行精兵之法,自无不可,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这次整军,否则,贸然行事,反而削弱戍卫神京的军力,有违强干弱枝之理,而且,我还是以为,如今三辅之地,京营至少应有实额二十五万,非此,不足以机动策应北方诸省。”

  如今的陈汉,受厄于天灾,流民无有生计,如此之多的流民,这时候不说先军政治,至少也要维持相对力量的禁军,来维持中枢威信,以防生变。

  一旦将神京城兵力降至十八万左右,那么可以出动的兵力就只有十万,因为三辅以及都城至少要留八万人。

  那样对地方诸省的威慑力就不太够。

  谁能保证这十万人都是一以敌十的精锐?

  施杰闻言,叹了一口气,道:“国家财用困窘,以我之想是待京营整军事毕,九边并地方都司也要稽查空额,裁汰老弱,将兵力维持在合理之数。”

  这分明是施杰打算在接掌握兵部后,新官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

  贾珩面色凝重,道:“若裁汰九边和地方都司,那就更不能如此激进了。”

  施杰凝眉问道:“子玉此言何意?”

  贾珩道:“施大人就难道不担心,地方军头不满生变?”

  “这……”施杰面色微变,目光惊疑不定,道:“天下承平已久,应不至于此罢。”

  贾珩摇了摇头,道:“其利受损,必定生怨,加之这二年……诚是难说。”

  施杰闻言,似也意识到一些严重性,脸色难看。

  贾珩想了想,劝道:“施大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还是要看京营整顿结果如何,如一切顺利,那自是不必说,若多有波折,恐怕还请大人三思。”

  施杰作为兵部侍郎,虽为正三品,但代表着文官集团对兵事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影响内阁的想法。

  施杰面色复杂,道:“子玉所言甚是,那此事暂且不急,待明年开春,再作计较。”

  “嗯。”贾珩应了一声,心中却暗暗摇了摇头。

  这一位兵部堂官,是标准的文人思维,精兵简政好不好,当然好极了,但也要根据战略环境拟定。

  百万大裁军也是在国防形势有变之后。

  如果他为兵部尚书,边关也好,京营也罢,原实定兵额,均不会大幅度裁汰,而是一边裁、一边补,尽量做到实兵实额。

  这样不至于人人生怨,有上有下,一出一进,用不弱于旧有力量的新生力量来镇压局势。

  军卒整顿后,无论是惩治贪腐,刷新吏治,都可保驾护航。

  先把军队的贪污整饬了,保持绝对忠诚,然后枪杆子在手,做什么都游刃有余。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