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慵懒声音中带着惊人的酥腻,说道:“平儿,我这会儿不得力,你撑着我起来。”

  平儿连忙近前,帮着凤姐收拾着一片狼藉。

  凤姐刚刚起身,忽觉有异,秀眉蹙了蹙,暗暗啐了一口。

  平儿看向那丰圆、白皙上的一道道红印,低声道:“奶奶,这……”

  “别提了。”凤姐脸上见着一丝不自然,羞恼说着。

  刚刚那一声声噼里啪啦,恍若魔音贯耳,现在都没有缓解过来。

  平儿担忧道:“奶奶,这样下去,如是有了孩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有就有了,大不了让他想法子去!”凤姐柳眉倒竖,没好气地轻啐了一口,说道:“他一个国公,总不能不认账吧。”

  她这辈子如果膝下没有个孩子傍身,将来等到年老色衰,那人多半也玩腻了她,她还要寻谁依靠?

  反正如果有了孩子,她就生下来养着,对外说是领养的小孩儿。

  平儿闻言,清丽脸颊嫣红如霞,提醒说道:“奶奶还是平常注意一下吧。”

  凤姐“嗯”了一声,穿将起来衣裳,刚刚将嫩菱一般的脚丫穿进绣花鞋,轻声说道:“赶紧回房,我得沐浴更衣。”

  不提主仆两人如何收拾残局,却说贾珩悄然出了大观园,正是半晌时分,夏日明媚,花香宜人,已有蝉鸣在园子中响起。

  贾珩只觉神清气爽,步伐轻快,沿着蜂腰桥向着前院而去,此刻头顶阴云尽去,碧空如洗。

  待出了大观园,忽而面色微顿,却见着那身形窈窕的青裙少女,俏立在廊柱拐角,抱着怀中的宝剑,正自目光幽冷地看向自己。

  贾珩清咳了一声,神色有些不自然,说道:“潇潇。”

  潇潇是天天没什么事儿,盯着他吗?简直真是贤妻良母。

  陈潇打量了一眼贾珩,目中冷色翻涌,从袖笼中取出一个札子,道:“有一些青海蒙古诸胡的情报,伱抽空看看。”

  贾珩眉头皱了皱,伸手接过陈潇手中的札子,顺势坐在回廊上的长凳上,阅览而去。

  “在西域放牧的一支卫拉特蒙古,和硕特蒙古的固始可汗,这些年一直领着部众向着青海进略,在三年前打败了当时的绰克图宏台吉,收拢其他蒙古部族,建立蒙古汗国。”陈潇清绝玉容因为严肃而幽丽几许,清声说道。

  贾珩阅览已毕,放下札子,面上现出思索,低声说道:“看来,这要不了多久,西北烽火就会传至神京。”

  只能说这天下从来没有一日真正太平过。

  陈潇道:“朝廷这次战事,肯定不会用你。”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早有所料但该争取的还是得争取,那时候看宫里还有朝臣的博弈了。”

  如果有可能,他还是想尽量早一些多立功劳,帮着宝钗和黛玉赐婚的。

  “这几天,宫里内务府还有礼部的官员会寻你商量与咸宁成婚的事儿,你别总是在园子里胡闹,如是传出去一些不好的风声来,皇室脸上也会蒙羞。”陈潇终究没有忍住,提醒了一句。

  这和寡嫂暗通款曲,说出去也不好听。

  “嗯,知道了。”贾珩轻笑了下,说道:“我去洗个澡,等会儿去书房再说。”

  陈潇清眸闪了闪,看了一眼少年,蹙了蹙秀眉,但终究没有说什么。

  这种事她也不好一直提醒着。

  贾珩这边儿进了厢房,并未唤着晴雯伺候,而是自己洗了个澡,换上一身苏锦斑斓长衫,快步前往内书房。

  陈潇已经等候在那里,准备了一些关于青海、乃至天津卫港的图文资料。

  贾珩落座下来,从陈潇手中接过图文资料,开始翻阅起来。

  陈潇轻声说道:“江南那边儿最近新行钱粮税法,官场沸议不断,弹劾者众。”

  四川总督高仲平到了两江之后,清丈田亩,准备行一条鞭法。

  该法原是前明嘉靖年间的桂鄂提出,后来由明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推广,而此刻的大汉承明之后,并无张居正。

  “此事我知晓,当初进宫面圣时,就隐晦提醒过天子。”贾珩眉头皱了皱,轻声道:“江南清丈田亩并不容易,这位高大人在四川以重臣督四川,凡有不从者,尽皆罢黜,但江南盘根错节,并非这般简单。”

  当初驾着马车接天子进入宫苑,两人沿着宫道相伴而行他就隐隐提醒过,不可操之过急。

  后来,天子还是听进去了的,只是怎么下旨规劝、申斥高仲平,就不得而知了。

  陈潇轻声道:“这位高大人所行一条鞭法,倒是可以减得百姓不少负担。”

  贾珩放下手中的簿册,低声道:“一条鞭法也并非一劳永逸,不说火耗之事,地方增派,单说银贵谷贱,想要配合施行,需得在中枢层面改革币制,此事不是简单而行的,等林姑父回京之后,再行操持吧。”

  其实现在的陈汉,财政状况是大为改善的,盐税行新制再加上海关税银,否则也不会支撑先前对女真的一场长达几个月的国战。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