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43章 路的那边(2/3)

小说:家父汉高祖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3-11-05 08:09:06
  

  刘长看了看五哥,又看了看面前的晁错。

  “五哥,你若是被挟持了,可以明说,我保你周全。”

  “哎呀!你怎么就是不信呢?”

  刘长倒也想相信,可你说的这人跟我认识的晁错是同一个人吗??

  为百姓着想?这个鸟人在几年前还曾劝说我强行迁徙五十万百姓去边塞充实人口!

  关爱官吏?这个鸟人不久前才在沛郡杀的人头滚滚,官吏逃亡的都不知有多少!ωWW.

  至于清静无为,若是自己没有记错,当初让他治理河水,这人甚至自掏腰包来做事,逼的那些做事的官吏们险些累的跳河!

  晁错却没有再为自己争辩,只是平静的看着刘长。刘长也没有再追问,直接叫住了要继续解释的刘恢,兄弟两人随即吃起了酒。

  这么一坐,也不知坐了多久,反正当刘长站起身的时候,五哥早已趴在地上呼呼大睡,刘长踉踉跄跄的往外走,晁错急忙上前扶持,只是这体型差距太大,晁错很是吃力,浑身都颤抖了起来。

  刚刚走出了殿门,就有甲士急忙跑了过来。

  刘长却大声叫道:“不必扶持!让他一个人扶着就好!”

  甲士们不敢再上前,只能看着那瘦弱的晁相,扶持着巨汉,艰难的走在路上。

  明月高挂在天空上,清风缓缓吹来。

  在吃醉了酒后,迎着这般的冷风,浑身清爽,这种感觉实在是令人上瘾,刘长都发出了舒服的呻吟,梁王宫的装饰还是非常不错的,长长的走廊,连接着整座王宫,两旁挂着灯笼,远处还能看到清澈的水,远处的假山放置都是有讲究的,这里倒是比长安的皇宫看着要惬意的多,还是这魏人懂设计啊,这梁国本就是出自当初的魏国,因为首都的原因,魏在过去也偶尔被称梁。

  比起中原的这些诸侯,长安的匠人就有些太...有匠气了,完全没有梁国这般自然简朴。

  长安的皇宫太工整,太对齐,这自然是受到了秦国审美的影响,刘长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忍不住开口道:“一条走廊两旁山,此处王宫胜长安。”

  晁错一愣,“陛下这是?”

  “看到此情此景,故而吟诗一首。”

  “你觉得这诗如何啊?”

  “臣...”

  晁错几次开了口,却都无法昧着良心,只好夸赞道:“陛下的诗才大有长进!”

  “还记得过去陛下曾在秦岭吟诗,那句‘长安旁边有秦岭,为啥不叫大汉峰’,可谓是令臣久久不能忘怀,对比起来,陛下的文采大有长进!”

  刘长谦逊的说道:“你不知道,这些时日里,我总是与枚乘这样有文采的人为伍,跟他们辩论文才,常常吟诗作对,他们都对朕非常的感慨,认为朕的文采已经具备了传世的资格!”

  晁错一愣,随即低声说道:“那这些文士该被拉出去诛族....”

  “你说什么?”

  “我说陛下文采斐然,令人敬佩!

  ”

  刘长倒是很舒服,在微醺的状态下,不慌不忙的走在这里,他似乎也被这梁国所同化,暂时放下了心里那些纠缠他很久很久的事情,只是在乎面前的这段道路,两旁的那些风光,晁错看得出,陛下是真的吃醉了,就这般惬意的走在这里,只是,这就苦了晁错,想要扶着一个醉汉走路,那都是已经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这个醉汉若是一个身如高塔,力能抗鼎的勐人,这难度就要提升好几个档次了。

  “错啊...现在能说说你的想法了,出了什么事啊?”

  晁错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一个适合谈话的时机,可是陛下开口询问,他也只能回答。

  他吃力的扶着陛下,回想着自己所经历的种种。

  他开口说道:“其实刚刚到来的时候,我是一如既往的下令,想要彻底整顿当地,我抓了好几个办事效率缓慢的官吏,吓得梁王不敢出皇宫大门,我随即拟定了很多的政策,又准备发动大量的百姓,让他们来贯彻我的政策....我想在梁国修满道路,修建渠道,县学,医馆,码头...我想在这里成就自己的大业,让天下人都知道晁错的本事。”

  “可是你并没有继续这么做....”

  “是啊。”

  “为何?”

  “说来陛下或许不信。”

  晁错的脸色有些自嘲,“那一天,我照例出门,想要前往城外去探查...一路上,我听到了很多的抱怨。”

  “百姓在抱怨,商贾在抱怨,城门的士卒也在抱怨,乃至当我到了目的地的时候,连那里的农夫都在抱怨。”

  “他们抱怨什么啊?”

  “也不是什么大事,城内的百姓抱怨自己才刚安稳下来,就要被官吏拦住重新登记户籍,调查情况,商贾们抱怨这沿路的盘查极为苛刻,进城出城都变得如此麻烦,城门的士卒抱怨自己从此不知要当差多久....至于城外的农夫,则是抱怨自己才刚有了几块地,就要去做徭役,不知多久见不到自己的家人...”

  刘长眼前一亮,“然后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汉高祖,家父汉高祖最新章节,家父汉高祖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