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源耸了耸肩以示无奈,不过他也更新了一个成就。

  徐福够厉害吧!?被张三丰一指点在眉心就归西了!

  能十九次硬接真武道尊以指弹额而不死者,纵观整个江湖唯他杨清源一人!

  “那张枭勐和二虎虽然是死对头,但武功心法却是一脉相承,多半是师出同门。”

  杨清源此时也回忆其《大周实录》之中所载,太祖欲斩张枭勐以慰阵亡将士之灵,是被开平王劝了下来。

  若说两人之间没什么关联,你就是打死杨清源也不信啊!

  那老叟一看年轻就是个火爆脾气,还能行劝谏之事?!

  不过这俩老头也是好笑,一个来武当隐居,另一个就去当和尚,真就势不两立呗?!

  “不过,有开平王在此也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十四皇子的事情了!”

  没错了,武当山又名大周皇家收容所。

  现在的武当山上已经三副半朝銮驾了,魏王为太宗皇帝嫡子,天子亲弟,身份自不待言;开平王为开国四王,承爵虽然只用郡王礼仪,但是常伯仁绝对是半朝銮驾的待遇;还有老张头,大周三朝国师,位同太子。

  这般地位的人,在神都之中都找不出来一个,至于朝中那些宗亲王爷,左右不过是郡王,更没法比。

  在解决了十四皇子之事后,杨清源便也在武当安心住下了。

  ------------------------------

  幽州,燕城。

  “启禀王爷,我等收拢后金各部落,共得有青壮控弦十八万,现已初步练得骑兵十万。”

  “这么多?!”

  朱楷闻言倒是吃了一惊,他原本预料,能得五万骑兵已经是不错的收获了。

  毕竟后金曾经以举国之力攻伐大周,在大周折损大军五十万。如此竟然还能凑出十八万的青壮来。

  “禀王爷,我们所收拢的人都是后金中小部落的,虽然后金逆王曾经努尔哈齿曾经征发举国青壮,但后金毕竟是蛮夷之辈,朝廷对于诸部控制力不足,这些部落摄于后金庆亲王努尔哈齿之威,虽然出了部分青壮,但不可能全出。”

  “毕竟未得教化,部落之间互相吞并时而发生,若是真的没了青壮,反倒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了!”赵王常年镇守于幽州,经常北上对付后金,对于后金也是极为了解的。

  这次的灭金之战,虽然是有朝廷大军完成的,但其中好处至少有五成被赵王暗中吞下了。

  在杨清源和于延益发兵之前,赵王便抢先一步,将大批的部落和牛羊迁入了幽州。

  得牛羊马数十万,人口百余万。

  这还亏得后金乃是渔猎之族,在放牧的水平和自然条件上不及游牧民族,若是换了北乾,牛羊数可能翻个十倍不止。

  这也导致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人是要吃饭的。

  以幽州一地,难以养活突然出现的这些人口。

  而且后金覆灭更是让赵王的经济出现了危机。

  原本朝廷拨发给赵王的饷银便只有他明面在编的三万兵马,四万由他辖制的原龙武军兵马都是分开拨发的。

  剩下的兵马都是靠赵王自己养活的,还不能让朝廷查出来。

  而太宗朝虽然知道赵王有私自扩军之行,但一直未曾获得铁证,且后金人确实悍勇,给到了压力不小,所以也没有自斩一臂的行为。

  赵王凭借着垄断后金的商货赚取了海量银钱,要知道东珠、貂皮、人参都是极受大周权贵富商追捧的。

  而且后金也有银矿,赵王暗中就有两座,只不过后金朝廷不知而已。

  现在后金被大周所灭,虽然大周对于后金故地尚未开发,但毕竟不如原来那般安全了,让赵王也不得不思虑一番。

  但赵王也是果断之人,十息之后便有决断,“传本王令,向后金故地迁移!”

  后金故地土壤肥沃,只是渔猎之族不通耕种之术!

  后金之灭固然影响了赵王行商,却也给了赵王机会,若是能彻底吃下后金故地,加以开发,甚至可以与朝廷中枢一决高下!

  赵王的目光看向西南方向。

  十三,且让皇叔来称一称,你这个被人捧到皇位上的人,有多少斤两吧!?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