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阿力的意思,他们还活着?
“他们去过巴格达没?”令史问道。
邵观诚听了,又点头道:“四年了,我估摸着他们去过巴格达,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成果。大食人多半不会那么痛快卖船,甚至可能还羁押过他们一段时间,不然何至于此。”
“穆萨……”阿力叹了口气说道:“他在风下之地染病,不到一个月就归真了。”
邵观诚点了点头。
“陛下,赤山浦平海军来报。”王彦范匆匆走了过来,低眉顺眼地说道。
这也让他对所谓的“风下之地”有了点认识:不是啥好地方。
“如果能顺利归国人人皆有富贵矣。”邵观诚脸上露出了笑容。
“尽快给圣人报讯吧这事你们来办。”邵观诚说道。
一群新兵逆天了!
虽然有些遗憾,但消失了就消失吧。银枪效节军这种部队,战场上固然摧枯拉朽,但尼玛后劲实在太大了,吃不消。
“就是使团,贵国派出的使团。”阿力说道。
老海狗都知道,出海遇到恶劣天气是怎么回事。
******
平海军使赵宗诲匆匆抵达了海关衙门。
“将军听说了吧?”邵观诚问道。
平海军遇到风暴,只损失了一艘船,已经运气不错了。那艘船大概率没操控好,没顺着巨浪的方向航行,结果侧翻倾覆了——操控性好不好,平时或许看不出来,关键时刻就要命了,这是海船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风下之地海盗多么?”邵观诚问道。
早些时候,强制移民还有动乱。最近十年,乱子几乎都没有了。
“听说了。”赵宗诲的脸上带有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还和穆萨一起喝过酒呢。那人年岁不大,不到三十的样子,继承了叔叔的产业,一门心思跑船,结果竟然死于疾病,而不是海难。
“使团?”令史有点懵,下意识问道。
他知道,机会来了。老天爷也想他立功受赏啊,哈哈!
河北、淮海、淮南三道都市舶使、齐王邵观诚巡视至赤山浦,消息兜兜转转之下,报到了他这边。
令史一个激灵,立刻问道:“怎么样了?”
黄巢之乱时三百万人的大镇,历经无数战事,随后又被强制移民,人口早就不足两百万了,且现在还在缓慢下降之中。
邵树德站在河堤之上,举目眺望。
“还有一艘船呢?他们一共三艘。”令史看着阿力的眼睛,急切问道。
上岸采购,自然要花钱,有时候还不得不买高价食物。从西拉夫港起航的时候,如果采买一些在当地相对廉价的**、龙涎、真珠、琉璃、犀角、象牙、珊瑚等货物,是可以支应沿途开销的。
北朝时这里本就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潜力很大的。一门心思种地做买卖后,魏博这个邪门地方就算是被“矫正”过来了。
“听闻很多。”赵宗诲说道:“殿下若想知晓,可遣人至广州问问,他们那边更了解。”
“我回程时,听闻他们在记施岛买船。”阿力说道。
“殿下所言极是。”赵宗诲说道:“回程之时,沿着岸边慢慢走,看运气了。如果能从大食采买一批货物,沿途发卖,花销应该能赚回来。”
“好,很好1令史哈哈大笑,道:“走,随我去海关衙门。”
“很不幸,进港时触礁沉没了,抢回来了一批货物,人员损失不大。”阿力说道,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我是在西拉夫听到的消息,不一定准确。”
运气好的话,只损失一部分船只,剩下的也凄惨无比,什么船只漏水、桅杆摧折、帆布破损,那都是家常便饭,为之弃船的都不在少数——即便当时没沉,海上修理不便,有的船就走不了了。
银枪效节军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运气不好的话,那真就是在大海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一段时日后,会有一部分船板被海浪推上岸,让人猜测这艘船到底遇到了怎样的灾难,船员们又是如何不屈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很遗憾,最后功败垂成。
“很好。”他将军报收了起来,笑了笑,道:“第一次海上出使,运气不算太差。”
四年了,终于听到了点音讯。
虽然不知道他们这四年间干了些什么,但希望安全返航,完成任务吧。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去西边的红海,出发前交代过的……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