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
天津,三乐堂。
张乐怡指挥佣人一箱一箱的整理东西,暂时放置在库房当中。
最麻烦的藏书、古董和字画,周赫煊穿越到民国已经整整十年,他捡漏或高价买来的古玩足够放满几大箱子,甚至要每个月花钱请专业师傅来保养晾晒。
别的不提,从唐宋到明清的孤本古籍,就有足足2000多本。另外,还有各种珍贵的地方和机关史料,现在看来不值钱,但放到几十年以后,能让做相关研究的学者抢破头。
“装不完啊。”张乐怡无语地看着几个大书柜。
“装不完也得搬走。我倒是想捐给清华北大,但等到小日本打过来,他们也得南迁,”周赫煊想了想说,“我联系铁路方面,直接弄一个车厢,反正不能留给小日本儿。”
张乐怡走到阳台,看着熟悉的花园,颇为不舍地说:“真不想走。”
“不想走的话,那这栋房子就别卖,等咱们战胜了日本人再回来。”周赫煊安慰道。
天津这边的房产,其实很好卖。
周赫煊的几处店面和别墅一挂出来,由于地段不错,立即有人抢着买。
这说来很离奇,华北局势如此严峻,小日本随时可能入侵,天津的房地产生意反而更加繁荣。
原因其实很简单,如今华北有四大势力盘踞,政治混乱造成经济的畸形繁荣。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迎来了走私的猖獗时代,连带着其他生意也跟着走俏。
商人也看到了日本入侵的危险,但难免心存侥幸,说不定还能再撑一二十年呢。在商人们看来,即便天津真被日本人占了,那也是要发展地方经济的,总不可能把人全杀光吧,到时候生意还不是照做?
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现在东北四省就被日本占了,但东北的商人依旧在做生意。只不过,最赚钱的行业被日商抢了而已,普通生意还是可以继续做的。
至于三乐堂,毕竟是周赫煊的窝,能不卖就不卖。等日寇被赶走了,他还可以回来住,大不了最后无偿捐赠给新中国。
倒是上海那边有些难搞,沙逊家族半卖半送给周赫煊30栋花园洋房,现在根本无法脱手。只有等法币彻底稳定下来,上海的房地产恢复元气,周赫煊才能赚上一笔,那至少得等到明年初了。
不过卖不掉也无所谓,先租出去,等抗战胜利后再来取。
从古玩店请来的专业大师傅,亲自指挥着伙计打包装箱,有些玩意儿让他啧啧称奇。
“周先生,您真是大收藏家,”刘京生拔出乾隆御刀,爱不释手道,“乾隆爷的御刀御剑,就打造了那么多把,听说有些被溥仪带去了东北伪满皇宫,剩下的都收藏在故宫里。你这把是唯一流传民间的真品。”
“刘朝奉你客气了,”周赫煊笑道,“我哪里算大收藏家啊,都是随便买的。”
刘京生摇头大笑:“乾隆御刀和《韩熙载夜宴图》也是随便买的,那其他宝贝不就成大白菜了?”
周赫煊的私人物品就收拾了三天,才终于全部打包完毕。
中华广播电台暂时没人肯买,周赫煊也就放着不管了。等日寇真的兵临北平城下,再南迁也不迟,到时候把电台和报社的员工、机器一起转移。
到第四天,刘吴氏终于忍不住问:“先生,你跟太太们真的要走?”
“真走。”周赫煊点头道。
“不回天津了?”刘吴氏又问。
周赫煊说:“暂时不回来。”
从周赫煊还跟着褚玉璞那会儿,刘吴氏就已经来周家做事,当时周赫煊还是租来的房子。转眼间十年过去,刘吴氏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已经很少亲自劳作了,相当于周家的佣人之首,统管厨房和清洁工作。
不仅如此,刘吴氏的两个儿子,也被周赫煊推荐到报社和印刷厂做工人,工钱虽然不高,但难得体面又稳定。她的两个孙女和一个孙子,还在希望小学里头读书,小孙女儿的成绩特别好,说不定今后还能当大学生。
家里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刘吴氏对周家是感恩戴德,她原本只是天津郊区的农妇而已。一想到周家对自己的好,再想到以后的日子,刘吴氏突然老泪纵横,说道:“先生,你跟太太们都是好人,老天爷保佑你们长命百岁,儿孙满堂。老婆子给您磕头了,您走好!”
“噗通!”
刘吴氏干脆利落地跪下,额头直往地上撞。
“唉,别呀!”周赫煊连忙扶住。
天津,三乐堂。
张乐怡指挥佣人一箱一箱的整理东西,暂时放置在库房当中。
最麻烦的藏书、古董和字画,周赫煊穿越到民国已经整整十年,他捡漏或高价买来的古玩足够放满几大箱子,甚至要每个月花钱请专业师傅来保养晾晒。
别的不提,从唐宋到明清的孤本古籍,就有足足2000多本。另外,还有各种珍贵的地方和机关史料,现在看来不值钱,但放到几十年以后,能让做相关研究的学者抢破头。
“装不完啊。”张乐怡无语地看着几个大书柜。
“装不完也得搬走。我倒是想捐给清华北大,但等到小日本打过来,他们也得南迁,”周赫煊想了想说,“我联系铁路方面,直接弄一个车厢,反正不能留给小日本儿。”
张乐怡走到阳台,看着熟悉的花园,颇为不舍地说:“真不想走。”
“不想走的话,那这栋房子就别卖,等咱们战胜了日本人再回来。”周赫煊安慰道。
天津这边的房产,其实很好卖。
周赫煊的几处店面和别墅一挂出来,由于地段不错,立即有人抢着买。
这说来很离奇,华北局势如此严峻,小日本随时可能入侵,天津的房地产生意反而更加繁荣。
原因其实很简单,如今华北有四大势力盘踞,政治混乱造成经济的畸形繁荣。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迎来了走私的猖獗时代,连带着其他生意也跟着走俏。
商人也看到了日本入侵的危险,但难免心存侥幸,说不定还能再撑一二十年呢。在商人们看来,即便天津真被日本人占了,那也是要发展地方经济的,总不可能把人全杀光吧,到时候生意还不是照做?
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现在东北四省就被日本占了,但东北的商人依旧在做生意。只不过,最赚钱的行业被日商抢了而已,普通生意还是可以继续做的。
至于三乐堂,毕竟是周赫煊的窝,能不卖就不卖。等日寇被赶走了,他还可以回来住,大不了最后无偿捐赠给新中国。
倒是上海那边有些难搞,沙逊家族半卖半送给周赫煊30栋花园洋房,现在根本无法脱手。只有等法币彻底稳定下来,上海的房地产恢复元气,周赫煊才能赚上一笔,那至少得等到明年初了。
不过卖不掉也无所谓,先租出去,等抗战胜利后再来取。
从古玩店请来的专业大师傅,亲自指挥着伙计打包装箱,有些玩意儿让他啧啧称奇。
“周先生,您真是大收藏家,”刘京生拔出乾隆御刀,爱不释手道,“乾隆爷的御刀御剑,就打造了那么多把,听说有些被溥仪带去了东北伪满皇宫,剩下的都收藏在故宫里。你这把是唯一流传民间的真品。”
“刘朝奉你客气了,”周赫煊笑道,“我哪里算大收藏家啊,都是随便买的。”
刘京生摇头大笑:“乾隆御刀和《韩熙载夜宴图》也是随便买的,那其他宝贝不就成大白菜了?”
周赫煊的私人物品就收拾了三天,才终于全部打包完毕。
中华广播电台暂时没人肯买,周赫煊也就放着不管了。等日寇真的兵临北平城下,再南迁也不迟,到时候把电台和报社的员工、机器一起转移。
到第四天,刘吴氏终于忍不住问:“先生,你跟太太们真的要走?”
“真走。”周赫煊点头道。
“不回天津了?”刘吴氏又问。
周赫煊说:“暂时不回来。”
从周赫煊还跟着褚玉璞那会儿,刘吴氏就已经来周家做事,当时周赫煊还是租来的房子。转眼间十年过去,刘吴氏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已经很少亲自劳作了,相当于周家的佣人之首,统管厨房和清洁工作。
不仅如此,刘吴氏的两个儿子,也被周赫煊推荐到报社和印刷厂做工人,工钱虽然不高,但难得体面又稳定。她的两个孙女和一个孙子,还在希望小学里头读书,小孙女儿的成绩特别好,说不定今后还能当大学生。
家里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刘吴氏对周家是感恩戴德,她原本只是天津郊区的农妇而已。一想到周家对自己的好,再想到以后的日子,刘吴氏突然老泪纵横,说道:“先生,你跟太太们都是好人,老天爷保佑你们长命百岁,儿孙满堂。老婆子给您磕头了,您走好!”
“噗通!”
刘吴氏干脆利落地跪下,额头直往地上撞。
“唉,别呀!”周赫煊连忙扶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笔趣阁手机阅读!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笔趣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