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卯日打糍粑(2/2)

小说:回到山沟去种田 作者:二子从周 更新时间:2023-07-09 19:45:56
  

  “迎龙”就是迎接龙日,也就是新年第一天早上各种事情做完后,家主在早饭前点燃鞭炮,宣布吃饭,全家就正式开始过年了。

  苗寨里,这天哪一家鞭炮响得最早,哪家年过得最早,就表示哪家最勤快。鞭炮最先响的就算抢到了龙神,那么这家今年就发财。

  因此当家的在这天里都纷纷抢时间起早做饭菜,早早开始“唧担”仪式,争取抢龙神,以示来年风调雨顺,发财致富。

  只要是过了兔日十二点,龙日就算到来,要是哪家偏偏刚过十二点就说自己是在吃早饭,理论上讲也没有毛病。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就这么点事情,寨子里都要商量着来,这民主作风抓得好啊。

  一个寨老说道:“皮娃他们山下,都是十二点一过就放炮的,今年大家都憋着要抢龙神,我看就由得他们去,干脆也定到晚上十二点,大家一起抢龙神!”

  育爷爷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娃子们爱闹就让他们闹吧,过年显得喜庆,要是有多的,干脆抢龙神时放一挂,‘唧担’时再放一挂,又不是放不起!哈哈哈!”

  李君阁捂着嘴偷笑,想起了“等到老子有钱了,豆浆都要买两碗”那个段子。

  事情议定,吃过饭送走寨老,阿音提着小篮子,拉着李君阁上山。

  李君阁想不出来还有啥事情要做的,问道:“阿音?还有啥要弄的?”

  阿音笑道:“不是要做冻鱼吗?需要一样特别的东西。”

  两人来到山上水渠沟边,阿音指着一片叶脉宽宽的植物说道:“看,就是它们!”

  李君阁说道:“嗐!我当是啥呢,原来就是生姜嘛!咦,不对……”

  阿音笑道:“确实不对,这是夜寒苏,又叫蝴蝶姜,路边姜,跟家里的生姜不是一回事。”

  然后蹲下来开挖夜寒苏,李君阁拿起来看了看,跟生姜还真差不多,不过小些,闻一闻,也有一股辛辣的味道。

  阿音说道:“夜寒苏十月开花的时候可美了,味道也香,我办公室就有一盆,你一直都没有发现吗?”

  李君阁振振有词:“我到你那里,看人都看不过来,谁会注意看花啊?”

  阿音白了李君阁一眼,说道:“这花跟做冰粉的假酸浆一样,不是我们中国的原生植物,是从印度马来西亚传过来的。姜花象征纯朴。开花的时候一个花苞开出五、六朵洁白泛黄的花儿,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故欧美把它称作‘蝴蝶百合’。”

  然后甜甜地了李君阁一眼:“它的花语是:将记忆永远留在夏天。”

  这下李君阁秒懂了,呵呵傻笑:“好!这个好!等我下山就种它一大片!”

  阿音笑道:“它不但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还是一味良药,治疗小孩厌食有奇效,切一两片熬粥就行了。”

  李君阁摇着头道:“那它生错地方了啊,李家沟的娃子厌食,我还没有听说过。”

  将夜寒苏的姜根切下来放篮子里,阿音将它们带下山来,一部分送入厨房,剩下的摊在簸箕上阴干。

  育爷爷翻看着夜寒苏,说道:“可是好东西呢,尿路疾病,呼吸道疾病,头痛身痛风湿痛,都有效果。”

  闲着无事,李君阁来到厨房,看欧奶奶做冻鱼。

  冻鱼其实是一道苗家入冬的时令菜肴,不过以前一到冬天就封山,李君阁都是夏秋上来,所以压根没见过这道菜。

  欧奶奶将两条鲤鱼刮洗干净切成鱼块,放入水中熬煮到七、八成熟后,陆续掺入白豆腐、山药根、平菇、生姜、夜寒苏继续熬煮至汤白稠浓,再放入食盐、花椒搅匀,又继续稍煮少许,就连锅一起端起来,放到背阴的凉台上搁起来。

  真是零难度,李君阁笑道:“这菜也太简单了吧?”

  欧奶奶说道:“是很简单啊,不过还是很好吃的,这样放过一晚,锅里连鱼带汤汁就冻成一整块了,取出来用刀划成小块,淋上调料,就是我们过年时的一道好菜,这个你没有吃过吧?”

  李君阁笑道:“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寨子里过年,这菜还真没见过。”

  晚饭很丰盛,炸糍粑,酸汤鱼,酥肉丸子烧菜头,烧三鲜,冬笋肉丝,蕨粑回锅肉。

  不过这顿饭不在桌上吃,而是育爷爷将堂屋的火塘烧了起来,大家围着火塘,喝酒吃饭。

  这叫“过地餐”,因为苗家人认为火塘是祖宗灵魂依附之地,饭菜必须用土陶容器装着放地上,祖宗才吃得到,这就相当于除夕夜祖宗和自己一起吃团圆饭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山沟去种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回到山沟去种田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